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二十八日立秋》
《六月二十八日立秋》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平生为客太匆匆,已上西江又复东。

只信一朝飞舴艋,何知五度落梧桐。

绝怜牛女常遭谤,粗足莼鲈不叹穷。

世外世间异天壤,政须深谷卧秋风。

(0)
注释
太匆匆: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舴艋:小舟,古代一种轻便的小船。
五度:多次,这里指多次经历某种情况。
牛女:牛郎织女,中国古代爱情故事中的角色。
粗足:大致足够,勉强可以。
莼鲈:莼菜和鲈鱼,比喻家乡的美食,引申为思乡之情。
异天壤:形容差别极大。
政须:正需,恰好需要。
深谷:幽深的山谷。
卧秋风:在秋风中静卧,寓意隐居或超脱。
翻译
一生漂泊太快,已经渡过西江又向东流去。
只相信有一天能乘小舟飞翔,却不知已五次落在梧桐树下。
特别同情牛郎织女常受诽谤,有美味的莼鲈鱼足以让我满足,不再感叹困苦。
人世与仙境截然不同,就像天地之隔,我只愿在深深的山谷中静卧享受秋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平生为客太匆匆,已上西江又复东"表达了诗人一生的飘泊感,不停地在不同的地点之间往返,反映出他内心的不安与无奈。

"只信一朝飞舴艋,何知五度落梧桐"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飞鸟和落叶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于命运无常的感慨。这里的“飞舴艋”指的是迅速升起,而“五度落梭桐”则是反复下坠,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绝怜牛女常遭谤,粗足莼鲈不叹穷"中,“牛女”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织女和牵牛,它们因天河相隔而不能团聚,故被世人所同情。诗人通过这种隐喻表达了对那些常遭受非议的孤独者的深切同情,而"粗足莼鲈不叹穷"则显示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超脱。

最后两句“世外世间异天壤,政须深谷卧秋风”表达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隐逸理想。“世外”指的是超然于世俗之上,“异天壤”则是形容一个不同寻常的境界。"政须深谷卧秋风"则是说在深山幽谷中,安然享受着秋风的抚摸,这里“政”字有必要或应该的意味,强调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的飘泊感、命运感慨、同情孤独者的宽广胸怀,以及超脱世俗的隐逸理想。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武皇南巡旧京歌·其八

青龙山北接飞猱,白鹭洲东射海鳌。

不为芳春浪行幸,寝园聊待荐含桃。

(0)

枕上口占

枕上诗成喜不胜,起寻笔砚旋呼灯。

胆瓶滴取梅花水,已被霜风冻作冰。

(0)

八月十三日夜梦亡室安人惊泣而窹因思去年丁丑是日在京师安人未明兴告予曰今日趋朝不可如常日之宴盖其日警跸值新狩还也今遇是日感其贤淑又小子周二岁之晬重感赋绝句二首·其一

五更残梦正迷离,窗纸光明烛焰迟。

却忆去年当此日,催人晨起早朝时。

(0)

早发解州

旅宿先鸦起,归心与雁争。

冰霜残腊路,花柳上春城。

隐士嘲西笑,骚人感北征。

劳生应物理,奔走愧虚名。

(0)

夏日村居二首·其一

巴川日夜苦离愁,乞得归来宿愿酬。

遍插园蔬防旧客,豫栽篱菊待清秋。

池亭坐爱青田鹤,郊牧行牵宁戚牛。

一着荷衣心似水,卧听凉雨竹边楼。

(0)

西苑二首·其二

昭阳歌舞正淹留,羌女新来胜莫愁。

曲尽胡笳十八拍,争扶玉辇下琼楼。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