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泊福山》
《泊福山》全文
明 / 谢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青山如釜覆江皋,甚欲持竿坐钓鳌。

扬子波声东注远,狼峰云气北来高。

天妃旌节还清庙,海客帆樯拥莫涛。

想见岳王飞度日,冯夷击鼓送旗旄。

(0)
翻译
青山像大锅倒扣在江边的岸上,我非常想手持钓竿坐在那里钓鱼。
扬子江的波涛声向东流去,遥远而深沉,狼峰的云雾从北方升起,显得高耸。
天妃(妈祖)的旗帜回归清净的庙宇,海上的船只在莫愁湖(长江口附近)聚集。
想象中,岳飞将军乘风飞渡的日子,水神冯夷击鼓,为他送行,旗幡飘扬。
注释
釜:古代的一种炊具,圆形大锅。
皋:水边的高地。
持竿:拿着钓鱼竿。
钓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或巨鳖,此处比喻大鱼。
扬子波声:指扬子江的波涛声。
旌节: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象征权力。
清庙:指祭祀神灵的清净庙宇。
冯夷: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击鼓:象征性的动作,表示送行或庆祝。
旗旄:旗帜和仪仗,代指岳飞的军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景,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热爱。

"青山如釜覆江皋,甚欲持竿坐钓鳌。" 这两句通过比喻,将青山形象地描绘为一口巨大的釜,覆盖着江边的高岸。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拿起鱼竿,在那里静坐垂钓,捕捉那些潜藏在水中的大鳌。

"扬子波声东注远,狼峰云气北来高。"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江山景色。扬子江的波涛声势浩大,一直向东方延伸而去;同时,狼峰上的云气飘逸,自北而来,升腾至高空。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南北两地不同的自然风貌。

"天妃旌节还清庙,海客帆樯拥莫涛。" 这两句中,“天妃”指的是海上的守护神灵,其旌节(即旗帜)在清净的庙宇间飘扬;而“海客”则是远行于大海之上的人,他们的帆樯(船帆和桅杆)被莫涛(茫茫无尽的大雾或波涛)所围绕。这两句描绘了海上的一种神秘而又壮观的景象。

"想见岳王飞度日,冯夷击鼓送旗旄。" 最后两句诗则充满了想象与历史的回响。诗人表达了想要目睹到传说中岳王(即岳飞)跨越时空,穿梭于日月之间的壮丽景象;同时,冯夷击鼓送旗旄,则是对古代战争场面的一种描绘,旗帜在风中飘扬,气势磅礴。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既有山水美景,又有历史神话交织的广阔世界。

作者介绍

谢肃
朝代:明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猜你喜欢

荅户部员外贺遂涉戏赠

锦帐随情设,金炉任意熏。

惟愁员外署,不应列星文。

(0)

秋朝木芙蓉

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偏是著花迟。

平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时。

(0)

室联

富贵非吾愿;安乐直钱多。

(0)

咏史诗.鲁城

鲁公城阙已丘墟,荒草无由认玉除。

因笑臧孙才智少,东门钟鼓祀鶢鶋。

(0)

咏史诗.葛陂

长房回到葛陂中,人已登真竹化龙。

莫道神仙难顿学,嵇生自是不遭逢。

(0)

咏史诗.射熊馆

汉帝荒唐不解忧,大誇田猎废农收。

子云徒献长杨赋,肯念高皇沐雨秋。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