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节波神逆水来,鱼龙掀舞斗崔嵬。
浪高峰顶青天雪,风助江声白昼雷。
势欲上时掀海立,怒无泄处触山回。
世间亡国知多少,谁似灵胥恨未灰。
按节波神逆水来,鱼龙掀舞斗崔嵬。
浪高峰顶青天雪,风助江声白昼雷。
势欲上时掀海立,怒无泄处触山回。
世间亡国知多少,谁似灵胥恨未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波涛汹涌的壮观画面,通过对潮水逆行和声势壮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国家兴亡的深沉感慨。
“按节波神逆水来,鱼龙掀舞斗崔嵬。”这里,“按节波神”指潮汐如有灵性的节奏,逆着水流而上,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之感。鱼龙在此激浪中跳跃,仿佛在进行一场壮丽的舞蹈,展现了生命力与自然力的勃发。
“浪高峰顶青天雪,风助江声白昼雷。”潮水涌上,如同山峰一般高耸,直冲云霄,与蓝天相接,甚至可以比作天边的白雪。加之狂风巨浪相互呼应,使得江声如雷鸣,不仅震撼人心,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激荡。
“势欲上时掀海立,怒无泄处触山回。”潮水在特定时刻达到了顶峰,如同要将整个海洋都推举起来。它所蕴含的力量如此强大,以至于无法找到宣泄之地,只得撞击着山石然后又退回到汹涌的波涛中。
“世间亡国知多少,谁似灵胥恨未灰。”这两句诗转换了情境,从自然景观转向历史沉思。诗人借潮水的力量和不可预测性,联想到了历史上无数亡国的悲剧,以及那些尚未淡忘的哀怨。
整个诗篇通过对潮汐壮观场面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不可一世之力的敬畏,同时也深沉地表达了对历史沉浮、国家兴衰的感慨。
老臣逢圣运,受眷特优隆。
觐礼超群后,官仪极上公。
皇慈矜旧物,帝念录微功。
一酌尧樽异,三篇说命同。
斯心期检玉,不意遂遗弓。
声暨要荒外,哀缠普率中。
凄凉石门路,惨淡柏城风。
血泪盈襟陨,何由报昊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