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逢圣运,受眷特优隆。
觐礼超群后,官仪极上公。
皇慈矜旧物,帝念录微功。
一酌尧樽异,三篇说命同。
斯心期检玉,不意遂遗弓。
声暨要荒外,哀缠普率中。
凄凉石门路,惨淡柏城风。
血泪盈襟陨,何由报昊穹。
老臣逢圣运,受眷特优隆。
觐礼超群后,官仪极上公。
皇慈矜旧物,帝念录微功。
一酌尧樽异,三篇说命同。
斯心期检玉,不意遂遗弓。
声暨要荒外,哀缠普率中。
凄凉石门路,惨淡柏城风。
血泪盈襟陨,何由报昊穹。
这首诗是宋代文彦博为悼念神宗皇帝所作的挽词之一,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敬仰之情。
首联“老臣逢圣运,受眷特优隆”,开篇即点明诗人作为老臣,在圣明君主的治下受到特别的恩宠和尊崇,奠定了全诗对君臣关系的颂扬基调。
颔联“觐礼超群后,官仪极上公”,进一步描述了诗人作为臣子,不仅在朝见礼仪上超越常人,其官职之高也达到了极点,体现了君主对其的器重与信任。
颈联“皇慈矜旧物,帝念录微功”,诗人以“皇慈”、“帝念”赞颂君主的仁慈与记忆,强调君主对其过去贡献的认可与感激。
尾联“声暨要荒外,哀缠普率中”,指出哀思不仅限于宫廷之内,而是遍及四方,表达了哀悼之情的广泛与深远。
尾句“凄凉石门路,惨淡柏城风。血泪盈襟陨,何由报昊穹”,诗人以凄凉的石门之路和惨淡的柏城之风象征哀伤之情,同时表达出自己因无法回报君主的恩泽而感到的悲痛与无奈,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庄重的言辞,展现了对神宗皇帝的崇高敬意与深切哀悼,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君主的忠诚与感恩之情。
李侯知我诗肠枯,为我山中摘云腴。
又截滇山一片玉,连云带水覆我屋。
古壁巃嵷生风雨,山鬼跳叫渔翁语。
清泉潺潺流入户,撱石苍壁供澄煮。
玉川穷愁大米颠,我欲兼之得公怜。
人生适意轻富贵,闭门烹鼎卧看山。
行路难,行路难,行路之难何处无,险阻未有如江湖。
今之江湖与古殊,自古在昔皆坦途。
今人何巧古人愚,人网自密天网疏。
一关才过五十里,一税又设十里馀。
我行已过四十日,一日数处相盘纡。
关吏当关猛如虎,牙爪更有群儿徒。
截江一喝布帆落,搜查细及瓶与壶。
岂是讥诃诘奸宄,要弄狡狯穷锱铢。
取盈未盈行不得,欲行又惮追亡逋。
一网打尽复一网,入网那得珊瑚珠。
脂膏虽尽有皮骨,一一要向官家输。
取一取二那忍说,三四更在吏与胥。
吏胥虽富民何辜,鲜衣怒马称大夫,饱侵官帑为私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