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阅道高斋》
《赵阅道高斋》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见公奔走谓公劳,闻公引退云公高。

公心底处有高下,梦幻去来随所遭。

不知高斋竟何义,此名之设缘吾曹。

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缘未尽馀伊皋。

功名富贵皆逆旅,黄金知系何人袍。

超然已了一大事,挂冠而去真秋毫。

坐看猿猱落罝罔,两手未肯置所操。

乃知贤达与愚陋,岂直相去九牛毛。

长松百尺不自觉,企而羡者蓬与蒿。

我欲赢粮往问道,未应举臂辞卢敖。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oyuèdàogāozhāi
sòng / shì

jiàngōngbēnzǒuwèigōngláowéngōngyǐn退tuìyúngōnggāo

gōngxīnchùyǒugāoxiàmènghuànláisuísuǒzāo

zhīgāozhāijìngmíngzhīshèyuáncáo

gōngniánshídàoyuánwèijìngāo

gōngmíngguìhuángjīnzhīrénpáo

chāoránleshìchíguānérzhēnqiūháo

zuòkànyuánnáoluòwǎngliǎngshǒuwèikěnzhìsuǒcāo

nǎizhīxiánlòuzhíxiāngjiǔniúmáo

chángsōngbǎichǐjuéérxiànzhěpénghāo

yíngliángwǎngwèndàowèiyìngáo

注释
公:指代某位尊贵的人。
劳:劳累,辛苦。
引退:辞职,退隐。
高:高尚,地位高。
高斋:雅致的书房。
吾曹:我们这些人。
得道:悟道,明白人生道理。
伊皋:古代贤人。
逆旅:比喻短暂的人生旅程。
袍:衣袍,象征权势。
挂冠而去:辞官归隐。
秋毫:极小的事物。
罝罔:捕兽的网。
操:掌握,控制。
贤达:贤明通达的人。
愚陋:愚笨浅陋的人。
长松:比喻高人。
赢粮:带着粮食。
卢敖:古代求道之人。
翻译
见到您忙碌奔波,都说您劳苦功高。
您的内心自有高低,梦境与现实随境遇变化。
不明白高雅的书房有何深意,这个名号设立原为我们的考量。
您四十岁已悟大道,世俗缘分还未了结。
功名富贵如同过客,黄金究竟为谁穿上华袍。
超脱世俗已成大事,辞官而去如秋毫不留恋。
静观猿猴落入陷阱,双手紧握不愿放手。
方知贤能与愚钝之别,并非微不足道。
高大的松树不自知其高,仰望者却是蓬草和蒿艾。
我渴望带着粮食去求教,不会轻易拒绝卢敖的邀请。
鉴赏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公子的人格与境遇。"见公奔走谓公劳,闻公引退云公高",开篇便展现了公子的两面性格,一方面勤勉不息,另一方面却又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羁绊。这一“劳”与“高”的对比,不仅映射出公子复杂的内心世界,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嚣的精神追求。

"公心底处有高下,梦幻去来随所遭",诗人进一步探讨了公子的内在情感与外界变化之间的关系。这里,“高下”指的是公子对世事的态度,而“梦幻去来”则寓意于世事无常,公子的心境亦随之起伏。

"不知高斋竟何义,此名之设缘吾曹",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斋”这一称谓的好奇与不解。同时,“此名之设缘吾曹”也揭示出公子之所以被赋予这样的名称,是因为他超凡脱俗,与众不同。

接下来的"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缘未尽馀伊皋",则透露出公子虽然已经悟到人生真谛,但世俗的羁绊尚未完全摆脱。这里,“四十”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而“得道”表明公子的精神成就。

"功名富贵皆逆旅,黄金知系何人袍",此处诗人以比喻的手法,将功名、富贵等世间追求比作逆旅,即反常的旅途。同时,“黄金知系何人袍”则是对物质财富的轻蔑之意。

"超然已了一大事,挂冠而去真秋毫",这一句中,“超然已了一大事”表明公子对于俗世的一切已经超脱,而“挂冠而去真秋毫”则描绘出公子离去时的超然气度。

接着的"坐看猿猱落罝罔,两手未肯置所操",这里通过猿猱(即猴子)被网捕捉的景象,隐喻世人被名利所困。诗人以此强调公子的超脱和不为物欲所动摇。

"乃知贤达与愚陋,岂直相去九牛毛",这一句中,“乃知”表明一种豁然开朗的认识,而“贤达与愚陋”则是对智慧与愚昧的区分。这里通过“九牛毛”的比喻,强调两者之间的差距之大。

"长松百尺不自觉,企而羡者蓬与蒿",此处诗人以长松比喻公子高洁的品格,而“企而羡者”则是对那些渴望却无法达到的人们的描写。这里,“蓬与蒿”代表了低贱和不足挂齿的事物。

最后的"我欲赢粮往问道,未应举臂辞卢敖",诗人表达出一种想要远离尘世、追求道德的愿望,但却又感到难以割舍世间的情感。这里,“赢粮”意指积累精神上的财富,而“举臂辞卢敖”则是对脱离现实世界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公子高洁品格与超然态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祝赵总兵

此日降神自东岳,看来赋与不为薄。

我今祝寿无百壶,但愿将军困而乐。

(0)

偶有感·其四

老夫经岁卧幽窗,慨世忧时念益长。

白日似怜吾寂寞,故从小隙放余光。

(0)

病中人有以诗喻使宽鄙怀者次其韵答之·其一

数月言官耻素餐,杀身今日有何难。

包荒自是男儿事,肯不同天一样宽。

(0)

嘉靖乙巳年八月十二日出狱归九月十一日复逮系途次有作·其三

涉险犹余诗兴狂,回头马上别金阳。

平生胸次他无虑,一念还为天下伤。

(0)

有感

天涯风景又将秋,想象西周已古丘。

万里乡关惊旅梦,百年身世叹幽囚。

披怀有虑成虚迹,触眼无穷是隐忧。

解得古人行迈意,知吾于此更何求。

(0)

次绪山韵三首·其一

日转庭檐春色光,西圜消息意微茫。

想君每动三秋念,笑我常怀一段狂。

往哲皆从修性作,世人谁是为身忙。

从今各记年前约,只恐颠危心易荒。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