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香花今日事,一林松韵昔时人。
名题华藏还从本,石镌如来信有因。
月满峰头閒布衲,雪沉川上忆纶巾。
山钟夜夜寒风度,吹向星岩入梦真。
千里香花今日事,一林松韵昔时人。
名题华藏还从本,石镌如来信有因。
月满峰头閒布衲,雪沉川上忆纶巾。
山钟夜夜寒风度,吹向星岩入梦真。
这首诗以清雅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禅宗的融合之美。首联“千里香花今日事,一林松韵昔时人”以“千里香花”与“一林松韵”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静谧,也暗示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颔联“名题华藏还从本,石镌如来信有因”则将话题转向了佛教的信仰与教义,通过“华藏”和“如来”的象征,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与追寻。颈联“月满峰头閒布衲,雪沉川上忆纶巾”运用了月光与雪景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同时借“布衲”与“纶巾”的形象,分别对应僧侣与文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与欣赏。尾联“山钟夜夜寒风度,吹向星岩入梦真”以山钟的悠扬声调和寒风的吹拂,勾勒出夜晚山中的宁静与神秘,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心灵深处的探索。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信仰的深刻感悟。
扬舲出荆溪,溪流浩无尽。
畴谓当萧辰,青山吐馀润。
惊鳞发潜响,振羽横遥瞬。
时见空翠来,焉知余榜进。
乔木生午烟,场禾表秋信。
茶叟携筐归,行歌渺然近。
顾余若有适,壶浆当为引。
明发从此辞,中宵衣时振。
天地意无常,吾人宁久安。
今兹幸休暇,聊与为盘桓。
绪雨就归飔,微阳来湿翰。
箕颍匪在遥,步武生云端。
顾见清池影,茫然愧衣冠。
区区丹阳设,欲以敌东山。
不见先民语,富贵多忧患。
忧患从机发,那得借馀欢。
乔木恶崩崖,根株离见难。
洛下九老人,采药徂徕山。
化为九松树,萧然压尘寰。
苍髯掀天风,赤足踏潺湲。
顾谓五大夫,惜哉多厚颜。
夫子从之游,不复叹才艰。
盘桓峭茜下,箕踞嵯峨间。
黄鹤呼欲归,白云时与闲。
况有千秋苓,青尔双鬓斑。
勿谓辟谷侯,孤风遂难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