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石桥边,西洲定何处。
不见采莲人,月照门前树。
流水石桥边,西洲定何处。
不见采莲人,月照门前树。
这首诗《西洲曲》由清代诗人沈进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江南水乡画面。
首句“流水石桥边”,以流水与石桥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悠远的氛围。水声潺潺,石桥横跨,仿佛能听到岁月轻轻流淌的声音,引人遐想。
接着,“西洲定何处”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远方,似乎在询问那传说中的西洲究竟在哪里。这种疑问,既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是对内心深处某种向往的表达。
“不见采莲人,月照门前树。”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在月光的照耀下,诗人或许独自一人,凝视着门前的树木,心中不禁浮现出采莲人的身影。采莲人,象征着青春、活力与美好,他们的缺席,让这份静谧中多了一份淡淡的失落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场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独特的宁静与哀愁。
感恩知己,白衣冠易水,风雪萧萧声变徵。
恨武阳不武,胆小如鼷!太辜负,市骏燕丹太子!
图穷匕首见,走柱回环,懗杀秦廷诸武士。
翻悔樊于期,杀身成仁。还问你,头颅有几?
倘若是渐离与君来,又何致劫盟,荆卿枉死!
双管看齐落。展缥缃珠联璧合,签标健药。
天使明诚清照后,又见同心并萼。
挥洒到横江孤鹤。
磨短麝煤残鼠尾,五百年闺阁无兹乐。
好爱惜,簪花格。题襟叙为楞伽作。
尽徜徉笔床砚匣,芦帘纸阁。
子可传经妻写韵,清福人间不薄。
贤太守倡随相若。
重认文通鸥画字,古今人合不烦绳削。
蝇附骥,墨重著。
感逝悲来,耳顺年华,匆匆去将。
叹萧疏白鬓,安仁易老,笑啼黄口,伯道堪伤。
草木同枯,松楸盼断,先垄阿谁奠酒浆。
低徊想、怕石枰了局,金鼓收场。少时意气飞扬。
到晚境方知梦里忙。
甚论交任侠,可称肝胆,钟情尚义,都冷心肠。
病孰怜侬,愁还苦我,悔为他人做嫁裳。
回头望、已无边暮霭,有限斜阳。
携尊欲上层楼,曲廊深掩疑无路。
那知姑射,词人三四,居然占据。
我自消闲,随缘最好,何劳相妒。
只荒凉池馆,衰菱坏芰,也算得、赏心处。
经过重重殿宇。好一似、梦中曾住。
几丝垂柳,几竿修竹,扶苏如故。
五十三参,逢僧一笑,拈花顿悟。
羡蒲团坐破,壶天小隐,暂游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