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
《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全文
唐 / 李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霰]韵

暮归泉壤隔,朝发城池恋。

汉畤结愁阴,秦陵下悲霰。

骎骎百驷驰,悯悯群龙饯。

石马徒自施,玉人终不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owángshǔzènghuángménshìlángshàngguāngōngwǎn
táng /

guīquánrǎngcháochéngchíliàn
hànzhìjiéchóuyīnqínlíngxiàbēixiàn

qīnqīnbǎichímǐnmǐnqúnlóngjiàn
shíshīrénzhōngjiàn

翻译
傍晚归来埋骨泉壤间,清晨离开仍怀恋城池。
汉代祭坛笼罩着忧郁的阴霾,秦陵之下飘落悲伤的雪粒。
众多骏马疾驰而去,群龙哀伤地为他们送别。
石雕的马匹空自展示,玉人却永远无法相见。
注释
暮归:傍晚归来。
泉壤:泉下土地。
隔:隔绝。
朝发:清晨出发。
城池:城市。
汉畤:汉代祭祀场所。
愁阴:忧郁的阴霾。
秦陵:秦始皇陵。
悲霰:悲伤的雪花。
骎骎:疾驰的样子。
百驷:众多骏马。
悯悯:哀伤。
群龙:象征帝王或权贵。
石马:石雕的马。
徒自:空自。
施:展示。
玉人:美丽的女子,此处可能指代逝去的佳人。
终不见:永远无法相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乂创作的挽词,用于悼念逝者。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悲伤之情。

"暮归泉壤隔,朝发城池恋" 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离,在清晨时又想起故人的情感。这里的“泉壤”和“城池”构成了一种空间上的距离,而这种距离又被时间上的“暮归”和“朝发”所强化,表明了对逝者深刻的怀念。

"汉畤结愁阴,秦陵下悲霰" 描述的是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古代的“汉畤”和“秦陵”都是帝王陵墓的地方,而这里却“结愁阴”,意味着诗人在这些地方也无法摆脱对逝者的思念。同时,“悲霰”则增添了一种自然界的情绪,似乎连天气都能感受到诗人的哀伤。

"骎骎百驷驰,悯悯群龙饯" 中的“骎骎百驷驰”形容车马行进的声音,而“悯悯群龙饯”则是对逝者的一种比喻,表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石马徒自施,玉人终不见"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绝望。古代墓前常置有石马,象征着逝者灵魂的守护,而“玉人”则是对逝者的一种美好称呼,但即便如此华丽的称谓也无法唤回逝者的生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逝者深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无奈,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挽词。

作者介绍

李乂
朝代:唐

(公元六四七年至七一四年)字尚真,(旧唐书作本名尚真。此从新唐书)赵州房子人(今河北邢台市临城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年,年六十八岁。少孤。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官至清源尉,早卒)尚贞(官至博州刺史)俱以文章见称。举进士,累调万年尉。长安三年,(公元七o三年)擢监察御史,劾奏无避。景龙初,(公元七o七年)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乂著有文集五卷,《两唐书志》又与兄尚一、尚贞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赠学士张龙湖南冢宰之任

学士频承金马诏,商家共羡济川才。

春深花烂朱旗闪,江远潮生锦缆开。

水镜持衡高八座,山龙补衮动三台。

君王寤寐忠良切,珍重黄麻手自裁。

(0)

孝友堂

堂前多种紫荆枝,堂上能啼白发儿。

但恨后来风雅废,南陔不似古人诗。

(0)

送施处士还东溪

东溪子故物,归去一身轻。

树晓雏莺坐,沙晴乳鹿行。

乘舟不尽兴,罢钓忽忘名。

忆我南山下,蘼芜绕舍生。

(0)

宫中词二十一首·其九

和好风光四月天,百花飞尽感流年。

宫中无以消长日,自擘龙头十二弦。

(0)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十七

西天法曲曼声长,璎珞垂衣称艳妆。

大宴殿中歌舞上,华严海会庆君王。

(0)

题赵子昂画梨花画眉图

鸣春如有意,谁与画眉长?

若诉梨园事,开元梦一场。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