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春如有意,谁与画眉长?
若诉梨园事,开元梦一场。
鸣春如有意,谁与画眉长?
若诉梨园事,开元梦一场。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对赵子昂所绘《梨花画眉图》的题咏。诗人以拟人手法,赋予梨花和画眉鸟生命情感。"鸣春如有意",春天的梨花仿佛在有意地绽放,暗示着生机与活力;"谁与画眉长",则借问梨花谁能与画眉鸟共度长久的春光,暗指画中之景虽美,但终究是画中世界,现实中的遗憾与梦幻。
"若诉梨园事"进一步将画中的梨花与历史上的梨园故事相连,梨园通常指代唐代的宫廷音乐歌舞场所,这里可能指的是唐玄宗时期的繁华。诗人说如果梨花能诉说梨园往事,那也只是如梦一场,表达了对过往盛世的怀念以及对画作背后历史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画面并引发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作品深层次的情感解读,既有对画艺的赞赏,也有对历史的沉思。
公馀长闭目,只是老心情。
闻道寻山去,连忙出户迎。
好峰须到顶,灵迹要知名。
回日从容说,余将少解酲。
亭下依微见远村,亭中离恨若为论。
数声歌罢扬帆去,民吏相看有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