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看齐落。展缥缃珠联璧合,签标健药。
天使明诚清照后,又见同心并萼。
挥洒到横江孤鹤。
磨短麝煤残鼠尾,五百年闺阁无兹乐。
好爱惜,簪花格。题襟叙为楞伽作。
尽徜徉笔床砚匣,芦帘纸阁。
子可传经妻写韵,清福人间不薄。
贤太守倡随相若。
重认文通鸥画字,古今人合不烦绳削。
蝇附骥,墨重著。
双管看齐落。展缥缃珠联璧合,签标健药。
天使明诚清照后,又见同心并萼。
挥洒到横江孤鹤。
磨短麝煤残鼠尾,五百年闺阁无兹乐。
好爱惜,簪花格。题襟叙为楞伽作。
尽徜徉笔床砚匣,芦帘纸阁。
子可传经妻写韵,清福人间不薄。
贤太守倡随相若。
重认文通鸥画字,古今人合不烦绳削。
蝇附骥,墨重著。
这首诗以双管书法起笔,赞美了徐积余太守夫妇合璧书写的前后赤壁赋,展现了他们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缥缃珠联璧合"形容书卷之美,如同明珠联璧,光彩夺目。"签标健药"则暗指书法如良药,能振奋人心。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这对夫妇精神品质的赞赏,称他们如同天使般光明真诚,同心同德。"挥洒到横江孤鹤"描绘了他们创作时的豪放与超然,犹如江边独鹤翱翔。"磨短麝煤残鼠尾"形象地描述了书写过程中的专注与投入。
诗人感叹五百年来闺阁中难得有这样的艺术享受,强调要珍惜这份文化瑰宝。"簪花格"可能是指他们的作品如女子插花般精致高雅。接下来,诗中提到他们在书房中悠然自得,共同研习,传递着清静的福分。
"子可传经妻写韵"赞扬了夫妻间的默契配合,"清福人间不薄"表达了对他们幸福生活的赞美。"贤太守倡随相若"进一步肯定了徐积余太守的领导风范。最后,诗人以"重认文通鸥画字"比喻他们的书法风格独特,古今皆可流传,无需过多雕琢,自然天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既赞美了书法艺术,也歌颂了夫妻间的和谐与才情,体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