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闻子规》
《途中闻子规》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春残杜宇愁,越客思悠悠。

雨歇孤村里,花飞远水头。

微风声渐咽,高树血应流。

因此频回首,家山隔几州。

(0)
翻译
春天快要过去,杜鹃鸟哀愁地啼叫,越地的旅人思绪绵长。
雨后的孤独村庄,落花飘向远方的水面。
微风的声音渐渐低沉,高高的树木似乎在流血一般。
因为这样,我不禁频频回头,家乡还隔着多少州啊。
注释
杜宇:杜鹃鸟。
越客:越地的旅人。
悠悠:思绪长远的样子。
孤村:孤独的村庄。
远水头:远方的水面。
咽:低沉。
血:这里比喻悲伤的情绪。
回首:回头。
家山:家乡的山。
几州:多个州,形容距离遥远。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旅途中思念亲人之情的诗,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首句“春残杜宇愁”即设定了整个诗篇的哀伤氛围,春天快要过去,而鸟儿在树上鸣叫,使人感到一丝寂寞和忧愁。接着,“越客思悠悠”透露出远行者的无尽思念,这里的“悠悠”生动表现了思绪的深长和复杂。

中间两句“雨歇孤村里,花飞远水头”,描写了一场春雨过后的景象。雨后的小村显得格外宁静,而远处河流上的花瓣随着水流飘散,都无不引起诗人对家乡的渴望。

“微风声渐咽,高树血应流”则是对春夜微弱风声和月下的景象的刻画。“咽”字形容微风之细腻,“应流”二字则生动地表达了月光如血般渲染在高树上的感觉,这里可能蕴含着诗人内心的悲凉。

末句“因此频回首,家山隔几州”,直接表露了诗人因思念而不断回头望向北方的家乡。这里的“家山”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眷恋,更有深厚的情感寄托。最后,“隔几州”则强调了空间上的距离,进一步凸显了心中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旅途中对亲人、家乡深切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哭阿嫂三首·其一

花筛月影夜沉沉,抚景伤情百感侵。

君若有情魂莫散,梦中随我共谈心。

(0)

嘱燕子

爱栽松竹爱培花,庭院幽闲静不哗。

吩咐画梁双燕子,莫寻春色到邻家。

(0)

薄春即事

细雨霏霏薄暮时,寒风入户冷难支。

深闺终日无闲暇,才罢金针又赋诗。

(0)

秦楼月

月沉沉。秋窗寂寂宵深深。

宵深深,暗魂何许,步遍墙阴。

空房遗影悲青琴,黄泉碧落愁难寻。

愁难寻,无人诉得,咽泪归心。

(0)

过阜城感刘豫事

河边羖羊欲上天,欲上不得落河间。

蛙声紫色岂足数,童谣却似高齐年。

朅来日者惊相告,诧此堂堂不几貌。

膝下儿郎浪得名,镜中鳞角终难照。

金人欲立折可求,辇贿潜向挞赖谋。

平生不记食宋禄,此辈真是枭獍俦。

蜡书用间尔知否,一旦兀术缚之走。

困顿流离古寺中,有人马策来鞭首。

阜城城外吊斜阳,汤沐居然作帝乡。

残魄茕茕何处寄,不堪回首望临潢。

(0)

九月二十日醉后作四章·其一

秋风凄以肃,能令百草死。

奈何摇落中,独解吹愁起。

登高眺川原,据案屏书史。

出愁入亦愁,郁郁忽如此。

未知愁所生,安识愁所止。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