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瑞竹即事三绝·其三》
《瑞竹即事三绝·其三》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鸭脚初成绿未齐,芭蕉仍在柿阴西。

推迁节物均如此,眼界何须苦自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通过对比鸭脚、芭蕉与柿子的生长状态,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诗中的“鸭脚”、“芭蕉”和“柿子”都是秋天常见的植物,它们各自在不同的时间点展现出生机或成熟的状态,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

“鸭脚初成绿未齐”,鸭脚在这里指的是鸭脚木的叶子,初生时颜色还未完全转为深绿,给人一种清新而略带青涩的感觉。这句诗捕捉了新生事物的初始阶段,充满了生命力和希望。

“芭蕉仍在柿阴西”,芭蕉叶大而宽,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宽广的胸怀。此处将芭蕉置于柿树的阴影之下,暗示着不同植物在自然界的共生关系,同时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

“推迁节物均如此”,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意味着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变化,无论是植物的生长还是季节的更迭,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逻辑。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眼界何须苦自迷”,最后一句则是对人生的反思。面对自然界的变化,诗人提醒自己不应过于困惑或迷失,而是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鼓励人们以一种更加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倡导。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高邮阻风

磊磊长蒲穿巨鱼,蟹螯如臂米如珠。

端怜不死与饱饭,一噫真成戏老夫。

(0)

解语花·其二立春风雨中饯处静

檐花旧滴,帐烛新啼,香润残冬被。澹烟疏绮。

凌波步、暗阻傍墙挑荠。梅痕似洗。

空点点、年华别泪。花鬓愁,钗股笼寒,彩燕沾云腻。

还斗辛盘葱翠。念青丝牵恨,曾试纤指。雁回潮尾。

征帆去、似与东风相避。泥云万里。

应剪断、红情绿意。年少时,偏爱轻怜,和酒香宜睡。

(0)

谒金门.和勿斋韵

鸡唱晚。斜照西窗白暖。一沈午酲幽梦远。

素衾春絮软。紫燕红楼歌断。锦瑟华年一箭。

偷果风流输曼倩。昼际生绣线。

(0)

高阳台·其一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0)

点绛唇

香泛罗屏,夜寒著酒宜偎倚。翠偏红坠。

唤起芙蓉睡。一曲伊州,秋色芭蕉里。娇和醉。

眼情心事。愁隔湘江水。

(0)

声声慢·其九饯魏绣使泊吴江,为友人赋

旋移轻鹢,浅傍垂虹,还因送客迟留。

泪雨横波,遥山眉上新愁。

行人倚阑心事,问谁知、只有沙鸥。

念聚散,几枫丹霜渚,莼绿春洲。

渐近香菰炊黍,想红丝织字,未远青楼。

寂寞渔乡,争如连醉温柔。

西窗夜深剪烛,梦频生、不放云收。

共怅望,认孤烟、起处是州。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