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要本无,既得乃固有。
但知贫为常,未知贱者丑。
贫贱与得失,命矣果谁咎?
万态森前陈,凝然袖吾手。
失之要本无,既得乃固有。
但知贫为常,未知贱者丑。
贫贱与得失,命矣果谁咎?
万态森前陈,凝然袖吾手。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鹗的《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其九)》中的一段,主要表达了对人生得失和贫贱命运的哲思。诗人认为,失去的根本原本就没有,得到的东西才是实在的。他强调了贫穷和低贱并非永久不变,人们往往只关注贫穷的常态,却忽视了身处低位者的艰辛。诗人进一步提出,贫贱与得失都是命中注定,不应归咎于任何人。面对世间万象,他选择保持超脱的态度,静观其变,袖手旁观。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和顺应自然的思想。
雁峰自昔号名州,尔既难辞我莫留。
临政毋忘宣上德,持身谨勿遗亲羞。
当令民诵循良守,罔俾人讥恩泽侯。
国事正殷宜黾勉,明年吾自问归舟。
山县逢元夕,东风雨溅灯。
渔篝临远浦,鬼火附寒藤。
酒市可罗雀,官僚皆曲肱。
狂歌吾老矣,犹记旧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