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少不知学古难,学古直欲学到韩。
柰何韩实不易学,怛觉昼夜心力殚。
茫然故步亦已失,有类寿陵学邯郸。
虽然予心未肯已,尚欲勉强求其端。
跬步不休效驽马,千里未至空长叹。
羡君兄弟俱早慧,家学岂止传柔温。
圣经贤传饫已久,百家诸子皆蠹残。
学文要须学韩子,此外众说徒曼曼。
韩子皇皇慕仁义,力排佛老回狂澜。
三百年来道益贵,太山北斗世仰观。
我生于今望之远,时时开卷相欣欢。
岂惟庐陵惜旧本,我亦惜此祇自看。
子今欲假敢违命,愿子宝之同琅玕。
予少不知学古难,学古直欲学到韩。
柰何韩实不易学,怛觉昼夜心力殚。
茫然故步亦已失,有类寿陵学邯郸。
虽然予心未肯已,尚欲勉强求其端。
跬步不休效驽马,千里未至空长叹。
羡君兄弟俱早慧,家学岂止传柔温。
圣经贤传饫已久,百家诸子皆蠹残。
学文要须学韩子,此外众说徒曼曼。
韩子皇皇慕仁义,力排佛老回狂澜。
三百年来道益贵,太山北斗世仰观。
我生于今望之远,时时开卷相欣欢。
岂惟庐陵惜旧本,我亦惜此祇自看。
子今欲假敢违命,愿子宝之同琅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对友人毛唐卿和虞卿借阅韩愈集的回应。王十朋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学习古文的艰辛与执着,以及对韩愈作品的敬仰之情。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诗人年轻时对学习古文的渴望,立志要学习韩愈的文章,但发现韩愈的文章难以模仿,耗费了大量的心力。他感觉自己像寿陵人学邯郸步一样,虽然努力却找不到方法。尽管如此,诗人并未放弃,仍然坚持学习,哪怕只是小步前进,也不断鞭策自己,希望能有所进步。他对友人的兄弟能早慧,家学深厚表示羡慕,并强调学习古文应当以韩愈的文章为范本,因为韩愈的文章推崇仁义,力排佛老思想,对社会风气有积极影响。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韩愈文章的珍视,希望友人能妥善保管借阅的书籍,如同珍爱美玉一般。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古文学习的深刻体会和对韩愈作品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友情的珍惜。
长乐坡前一杯酒,郑重行人结杨柳。
可怜杨柳千万枝,看看尽入行人手。
轻烟细雨绿相和,恼乱春风态度多。
路人爱是风流树,无奈朝攀暮折何?
朝攀暮折何时了,不道行人暗中老。
素衣今日洛阳尘,白发朝朝塞城草。
柳色年年岁岁青,关人何事管离情。
春风谁向丁宁道,折断长条莫再生。
娃儿十八娇可怜,亭亭袅袅春风前。
天上仙人玉为骨,人间画工画不出。
小小油壁车,轧轧出东华。
金缕盘双带,云裾踏雁沙。
一片朝云不成雨,被风吹去落谁家?
少年岂无恩泽侯,金鞍绣帽亦风流。
不然典取鹔鹴裘,四壁相如堪白头。
金谷楼台悄无主,燕子不来花著雨。
只知环佩作离声,谁向琵琶得私语。
无情鸂鶒翡翠儿,有情蜂雄蛱蝶雌。
劝君满酌金屈卮,明日无花空折枝。
国史经丧乱,天幸有所归。
但恨后十年,时事无人知。
兴废属之天,事岂尽乖违。
传闻入雠敌,秖以兴骂讥。
老臣与存亡,高贤死兵饥。
身死名亦灭,义士为伤悲。
哀哀淮西城,万夫甘伏尸。
田横巨擘耳,犹为谈者资。
我作南冠录,一语不敢私。
稗官杂家流,国风贱妇诗。
成书有作者,起本良在兹。
朝我何所营,暮我何所思。
胸中有茹噎,欲得快吐之。
湿薪烟满眼,破砚冰生髭。
造物留此笔,吾贫复何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