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甲挨筝,珠绦络鼓,清歌屈柘如缕。
人到离筵里,尽眉黛、愁将碧聚。纵横玉箸。
似绿柳萦烟,红兰著露。欹雁柱。
一场春梦,没些情绪。
他日纵过侯门,只光延坊畔,樱桃一树。
奈铜舆催上,更糁遍、一街丝雨。横波重注。
看斜侧帽檐,销魂无语。红蜡底。
新官旧主,一般胡觑。
银甲挨筝,珠绦络鼓,清歌屈柘如缕。
人到离筵里,尽眉黛、愁将碧聚。纵横玉箸。
似绿柳萦烟,红兰著露。欹雁柱。
一场春梦,没些情绪。
他日纵过侯门,只光延坊畔,樱桃一树。
奈铜舆催上,更糁遍、一街丝雨。横波重注。
看斜侧帽檐,销魂无语。红蜡底。
新官旧主,一般胡觑。
这首《翠楼吟》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赠伎之作,词中充满了对女子才艺的赞美和对其命运的感慨。
开篇以“银甲挨筝,珠绦络鼓”描绘了宴会上音乐表演的场景,银色的指甲在筝上轻弹,珠串装饰的鼓槌敲击出悦耳的节奏,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热烈的氛围。“清歌屈柘如缕”,歌声如同细丝般柔美,又如屈柘般婉转,展现了技艺的精湛。
接着,“人到离筵里,尽眉黛、愁将碧聚”,写出了宴会上宾客们的愁绪,他们的眉头紧锁,仿佛将碧色的忧愁凝聚在一起。这种情感的描写,既表现了宴会的哀伤气氛,也暗示了女子即将离开的不舍与无奈。
“纵横玉箸。似绿柳萦烟,红兰著露”,这里以“玉箸”比喻女子的眼泪,形象地描绘了她眼中的泪水如同玉制的筷子一样晶莹剔透。同时,将眼泪比作绿柳上的烟雾和红兰花上的露珠,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美景象。
“欹雁柱。一场春梦,没些情绪”,雁柱是指筝上的弦柱,倾斜的雁柱象征着女子内心的波动,如同一场春梦,虽美好却短暂,没有留下深刻的情绪痕迹。这句表达了对女子技艺的赞赏,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他日纵过侯门,只光延坊畔,樱桃一树”,预示了女子未来的命运,即使有一天她能进入富贵人家,但最终可能只能在坊间停留,像樱桃树一样孤独。这句话体现了对女子未来命运的担忧和同情。
“奈铜舆催上,更糁遍、一街丝雨”,“铜舆”指代皇帝的车驾,暗示女子的命运受到权力的左右,即使她才华出众,也无法逃脱被遣散的命运。而“一街丝雨”则象征着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残酷性。
最后,“横波重注。看斜侧帽檐,销魂无语”,“横波”形容女子的眼神,这里再次强调了女子的美丽和深情。面对即将分别的情景,女子只能斜侧帽檐,默默无言,眼中满是不舍和悲伤。
“红蜡底。新官旧主,一般胡觑”,“红蜡底”指的是红烛下,暗示夜晚的来临,也是女子命运转折的时刻。这句话表达了对女子无论面对新官还是旧主,都只能以同样的目光看待命运的无奈和悲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技艺高超的女子在宴会上的表演以及她即将面临的命运变迁,既有对女子才情的赞美,也有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思。
市小山城寂,船稀野渡忙。
金暄梅蕊日,玉冷草根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