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透灵犀,寒光吞老蚌。
如是转法轮,平沉乎万象。
夜月透灵犀,寒光吞老蚌。
如是转法轮,平沉乎万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夜晚景象。"夜月透灵犀",运用了比喻,将月光比作犀牛角般穿透夜色,暗示月亮的明亮和神秘,仿佛能洞察人心。"寒光吞老蚌"则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在冰冷的水面,如同蚌壳内珍珠般的光芒,照亮了寂静的水面,给人以冷寂而庄重的感觉。
"如是转法轮",这里的"法轮"通常象征着佛法的传播或智慧的转动,诗人借此表达月光流转间可能带来的启示与智慧。"平沉乎万象"则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普照,它平静地覆盖万物,使得整个世界在月色中显得和谐统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意象,传达出禅宗崇尚的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以及佛法无边的深远意境。宋代理学盛行,禅宗也与之交融,此诗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禅意美学。
空山雪片大如盘,有客远在孤馆眠。
翰林喝马不到地,白帝叱驭亲行鞭。
疾驱滕六笞飞廉,六花急舞狂且颠。
玉皇香案口读宣,深衣大带依然仙。
东里先生履欲穿,湿透布袜枵囊缠。
高谈雄辩垆亭边,不有义意谁肯前。
阳羡山中春信传,两骖已发垂虹鞭。
诸君急棹山阴船,子猷逸兴今翻然。
我贫良亦艰,未老生白须。
策名奉常第,年已三十馀。
半生苦无几,宁不欲疾驱。
山麋野而僻,所至皆崎岖。
一登督视府,两驾太守车。
意见有不合,索去不待炊。
所以二十载,同一优侏儒。
岂如云水身,自适瓜芋区。
夕吾酒一瓢,朝吾饭一盂。
贫贱与富贵,本自无羞殊。
寄语刘伯龙,毋烦鬼揶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