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濛谁辟此山川,龙象新开二十年。
最恨东坡早仙去,只教蒲涧入诗篇。
鸿濛谁辟此山川,龙象新开二十年。
最恨东坡早仙去,只教蒲涧入诗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宏伟壮丽的山川景观,开篇即问“鸿濛谁辟此山川”,通过这种疑问方式,展现出诗人面对自然之美时的惊叹与探究。"龙象新开二十年"则表明这片山川在不久前才被开发出来,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致。
接着,“最恨东坡早仙去”,诗人表达了对北宋文学家苏轼(字东坡)的怀念之情,感叹他过早离开人世,未能亲眼见证这番美景。最后一句“只教蒲涧入诗篇”,则是希望这座山川、这处胜地能够被永远记载在诗歌之中,以此传诸后世。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更透露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怀念,以及对自然景观永恒价值的赞美。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既展现了个人情感,也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骢马铁连钱,锦鞍珊瑚鞭。
东风都门道,旦发何翩翩。
霜台御史贤且文,治平中丞之远孙。
贤孙白日上雕鹗,东广南闽持教铎。
九重召还赐廌冠,敕付条章振文学。
南畿一百二十二郡县,俊秀如林玉雕琢。
世重贤才比麟凤,杞梓楩楠作梁栋。
圣人垂拱坐明堂,昕夕需贤升显用。
臣子受命当驱驰,必有勋绩裨清时。
山川何地无奇产,要知成器须良师。
苏湖安定不易得,萧艾芳兰岂无择。
与君同乡郡,分手重离情。
丈夫得志贵行道,当令海内扬鸿名。
出门已六日,嘉节逢重九。
旭日明秋空,川原净氛垢。
寥寥数家村,茅檐荫榆柳。
绿醑堪旋沽,黄花何处有。
张帆乘便风,舟行疾于走。
前岸渺弥望,瞬息属回首。
桃源下百里,不待晨炊后。
北京缅迢递,王程畏迟久。
举觞问河神,明晨还送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