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节孤根得地深,清虚谁识子猷心。
当时不是琅玕种,月下何由听凤琴。
劲节孤根得地深,清虚谁识子猷心。
当时不是琅玕种,月下何由听凤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长在偏远之地的孤独竹子的景象,通过竹子来隐喻诗人自身的高洁品格和不为世俗所理解的境遇。"劲节孤根得地深"表达了竹子坚韧不拔、根基深厚的特性,而"清虚谁识子猷心"则是说在这宁静空明之中,诗人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难以为人所理解。"当时不是琅玕种"强调了竹子的独立与特殊,"月下何由听凤琴"则是在描绘一种超脱尘世、在月光下聆听仙乐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生长环境和特性的细腻描写,以及借助月夜和凤琴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独立生活态度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身才华和志趣不被世俗理解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