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散尽渐乌栖,惟有渔舟半隐堤。
一曲棹歌明月上,凄清风露女墙西。
游人散尽渐乌栖,惟有渔舟半隐堤。
一曲棹歌明月上,凄清风露女墙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夜晚湖景图。诗人以“游人散尽渐乌栖”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散尽”与“栖”这两个动词,不仅形象地展现了游人离去后夜幕降临的情景,还通过“乌栖”这一细节,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惟有渔舟半隐堤”一句,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静谧感,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半隐于岸边的渔舟,与夜色融为一体。
“一曲棹歌明月上”则将视角转向了湖面,通过“一曲棹歌”与“明月上”的结合,不仅展现了夜晚湖面上的和谐与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凄清风露女墙西”以“凄清”二字点明了情感基调,虽然表面上描绘的是自然景象,但实际上暗含着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夜晚湖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层次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人无百年期,乃为千岁根。
蓄积为众雏,此意古所敦。
悯余贫贱士,窘束未易论。
今岁夏潦至,信宿水浸门。
旧粟已告竭,新稼无一存。
朝分糠籺餐,暮掇藜藿吞。
一身未保活,况敢念子孙。
虽云伤我怀,赋命不可奔。
未死尚为氓,一息犹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