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百年期,乃为千岁根。
蓄积为众雏,此意古所敦。
悯余贫贱士,窘束未易论。
今岁夏潦至,信宿水浸门。
旧粟已告竭,新稼无一存。
朝分糠籺餐,暮掇藜藿吞。
一身未保活,况敢念子孙。
虽云伤我怀,赋命不可奔。
未死尚为氓,一息犹天恩。
人无百年期,乃为千岁根。
蓄积为众雏,此意古所敦。
悯余贫贱士,窘束未易论。
今岁夏潦至,信宿水浸门。
旧粟已告竭,新稼无一存。
朝分糠籺餐,暮掇藜藿吞。
一身未保活,况敢念子孙。
虽云伤我怀,赋命不可奔。
未死尚为氓,一息犹天恩。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庞谦孺对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他以“人无百年期,乃为千岁根”开篇,暗示生命的短暂如同树木的根基,虽然短促,但能孕育众多后代。诗人接着自谦为“贫贱士”,感叹自己的生活困顿,“窘束未易论”,形容生活的艰难。
诗中描述了夏季洪水来袭,家中粮食告罄,“今岁夏潦至,信宿水浸门”,生活陷入困境。诗人每日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朝分糠籺餐,暮掇藜藿吞”,连自身生存都难以保障,更别提考虑子孙后代。
尽管处境艰难,诗人并未放弃希望,认为“虽云伤我怀,赋命不可奔”。他明白命运无法逃避,即使在困境中,仍感恩于“未死尚为氓,一息犹天恩”,表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上天恩赐的感激。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对命运的深刻理解,流露出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君勋业冠朝端,爱子犹居字俗官。
道德相传家有法,功名善继古为难。
清平足使群情化,谈笑能令万室安。
千里远途今日见,愿当仁政勿盘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