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鲍待用挽词四首·其四》
《鲍待用挽词四首·其四》全文
宋 / 林亦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读尽东床一卷书,不妨踪迹向来疏。

剑津红帐为门户,想得多多送葬车。

(0)
注释
东床:指代书房或读书的地方。
踪迹:行踪,足迹。
疏:疏远,不亲近。
剑津:可能是指地名,也可能象征着剑气或侠义之气。
红帐:红色的帷帐,常用于形容富丽堂皇的住宅。
门户:家庭或家族的象征。
送葬车:参加葬礼的车辆,表示哀悼和敬意。
翻译
读完东窗一整本书,不妨让我保持一贯的疏远。
剑津的红色帷帐作为家门,想必会有众多车辆参加葬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亦之所作的《鲍待用挽词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诗人以一种淡泊而深沉的笔调,表达了对鲍待用的怀念和对其人品的评价。

"读尽东床一卷书",这里的“东床”通常指女婿,暗示鲍待用可能是一位博学之人,通过读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然而,“不妨踪迹向来疏”,又透露出鲍待用在生活中可能并不追求世俗的繁华,他的生活态度或许较为清静淡泊。

"剑津红帐为门户",剑津可能是指鲍待用的居所或活动之地,而“红帐”则可能是他家中的特色装饰,象征着他的家庭或许有着独特的文化氛围。这句诗描绘了鲍待用的生活场景,暗示他是个有品位的人。

最后两句“想得多多送葬车”,表达了诗人对鲍待用去世后人们对其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他生前声望的肯定。“多多送葬车”意味着前来吊唁的人很多,反映出鲍待用在世时深受人们的敬重和爱戴。

整首诗通过对鲍待用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既学识渊博又低调内敛的形象,以及他在世时受到的广泛尊重。

作者介绍

林亦之
朝代:宋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
猜你喜欢

高阳台.寒竹,和频伽韵

清节争春,虚心领雪,美人翠袖天寒。

万绿凋年,亭亭四照明玕。

穷阴不结孤生伴,孰花予芳岁今阑。拗孤山。

梅外斜枝,红片花残。

情知正则幽篁命,奈见天无路,石冷苔乾。

泪点潇湘,露华滴滴铜盘。

拳枝忍读宣和画,纥干山寒雀争喧。锦绷斑。

将尾捎云,谁作龙看。

(0)

花犯.荷池晓望,得鹤叟词,用美成韵却寄

几番风,宵来送雨,罗衣透秋味。

露荷红缀,将半老徐娘,犹爱姝丽。

瘦筇向晓池边倚。新晴鸦报喜。

叹照眼,绿云千片,寒香消翠被。

西园桂花过中秋,劳公唱水调,年华凋悴。

心最苦,南云外,暗愁天坠。

青山似、向人劝酒,君自管、功名诗卷里。

待净洗甲兵完了,应乾银汉水。

(0)

春云怨

乌衣旧国。感百年初遇,春寒奇劫。

已过踏青时候,恁地小园晴未彻。

杏雨封巢,梨云堆巷,蓦比人间路还窄。

说与卢家,莫愁知道,此日也愁绝。

东风漫冷栖香骨。看离魂几队,双双心热。

胜似楼中赋生别。多故池塘,薄福帘拢,本难消得。

证到花天,者般同命,更有万红一窟。

(0)

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一初夏感怀,和函楼韵

燕燕莺莺,风风雨雨,江南自古愁深。

看馆娃林苑,吹尽红英。

锦瑟年华虚度,肠断处、贺铸孤吟。

横塘路,碧天如梦,总是春阴。轻轻。

把春送了,千万缕垂杨,难系离情。

指一天飞絮,我我卿卿。

画舫游人似织,谁知道有客伤心。

伤心泪,和他暮潮,暗打空城。

(0)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其六十五

汁染青衫映绿波。春神无赖强张罗。

骊驹也识人肠断,拗折鞭丝赠恨多。

(0)

杨柳枝·其十

曾伴惊鸿妙舞来。灵和千树换新栽。

虬柯半死新稊在,犹自依依九子台。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