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节争春,虚心领雪,美人翠袖天寒。
万绿凋年,亭亭四照明玕。
穷阴不结孤生伴,孰花予芳岁今阑。拗孤山。
梅外斜枝,红片花残。
情知正则幽篁命,奈见天无路,石冷苔乾。
泪点潇湘,露华滴滴铜盘。
拳枝忍读宣和画,纥干山寒雀争喧。锦绷斑。
将尾捎云,谁作龙看。
清节争春,虚心领雪,美人翠袖天寒。
万绿凋年,亭亭四照明玕。
穷阴不结孤生伴,孰花予芳岁今阑。拗孤山。
梅外斜枝,红片花残。
情知正则幽篁命,奈见天无路,石冷苔乾。
泪点潇湘,露华滴滴铜盘。
拳枝忍读宣和画,纥干山寒雀争喧。锦绷斑。
将尾捎云,谁作龙看。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寒竹的画面,以清节和虚心的竹子为主角,展现出冬日的冷寂与坚韧。"清节争春,虚心领雪",竹子在寒冬中傲然挺立,仿佛与梅花竞相开放,虽万绿凋零,但其翠色依然明亮如玉。"穷阴不结孤生伴,孰花予芳岁今阑",表达了竹子孤独而坚韧的生命状态,无人陪伴,但坚守着最后的芬芳。
"拗孤山。梅外斜枝,红片花残",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残败,与竹子形成对比,凸显出竹子的不屈与持久。接下来,词人借景抒情,感叹自己如同幽深的竹林,命运坎坷,身处逆境,"奈见天无路,石冷苔乾",表达出内心的无奈与凄凉。
"泪点潇湘,露华滴滴铜盘",运用比喻,将泪水比作露珠,形象地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哀愁。"拳枝忍读宣和画,纥干山寒雀争喧",借宣和年间的历史典故,寓言自己如同被遗忘的画家,面对世态炎凉,只能默默承受。"锦绷斑。将尾捎云,谁作龙看",以龙的姿态自比,表达出词人不甘平凡,渴望被人赏识的愿望。
整体来看,赵熙的这首《高阳台·寒竹》通过寒竹的形象,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和理想追求,情感深沉,意境独特。
寓直久叨荣,新恩倍若惊。
风清五夜永,节换一阳生。
潘鬓年空长,齐竽艺本轻。
常时望连茹,今日剧悬旌。
枉步欢方接,含毫思又萦。
烦君白雪句,岁晏若为情。
近郭看殊境,独游常鲜欢。
逢君驻缁锡,观貌称林峦。
湖满景方霁,野香春未阑。
爱泉移席近,闻石辍棋看。
风止松犹韵,花繁露未乾。
桥形出树曲,岩影落池寒。
别路千嶂里,诗情暮云端。
他年买山处,似此得隳官。
柳动御沟清,威迟堤上行。
城隅日未过,山色雨初晴。
莺避传呼起,花临府署明。
簿书盈几案,要自有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