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和霜蹋积雪,冰坚滑道行人绝。
边城十月地冻裂,两崖雨冰万木折。
琉璃为家白银阙,未若冷语祛炎热。
五更和霜蹋积雪,冰坚滑道行人绝。
边城十月地冻裂,两崖雨冰万木折。
琉璃为家白银阙,未若冷语祛炎热。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之地寒冷严酷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对这种环境的独特感受。首句“五更和霜蹋积雪”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踏着厚厚的积雪,与霜露相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肃穆的氛围。接着,“冰坚滑道行人绝”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冰面坚硬,道路滑溜,几乎无人行走,凸显了边塞之地的荒凉与孤寂。
“边城十月地冻裂,两崖雨冰万木折”两句,通过时间(十月)和地点(边城)的限定,以及“地冻裂”、“万木折”的夸张描写,形象地展现了边塞冬季的极端寒冷,连大地都仿佛被冻结,树木也无法幸免于这场严寒的摧残。
“琉璃为家白银阙,未若冷语祛炎热”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与想象的体现。在诗人眼中,即使是在如此严寒的环境中,也有一种超脱的美,仿佛琉璃般晶莹剔透的家园,银白色的宫殿,但这些都不及他内心的“冷语”,能够驱散炎热,带来清凉与宁静。这里的“冷语”既是一种比喻,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感悟,展现了边塞之地的壮丽与严酷,以及诗人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帘下风光自足。春到席间屏曲。
瑶瓮酥融,羽觞蚁闹,花映酃湖寒绿。汨罗愁独。
又何似、红围翠簇。聚散悲欢箭速。不易一杯相属。
频剔银灯,别听牙板,尚有龙膏堪续。罗熏绣馥。
锦瑟畔、低迷醉玉。
雪意不肯休,垂垂阁云端。
馀煖蒸衣裘,势作堕指寒。曛黄阴雨来,俄忽急雨?。
空阶答檐语,跳珠上阑干。
世尊俨无说,冻坐谁为欢。
萧条僧舍影,痴兀依蒲团。
相照怜短檠,坐恐膏油乾。
劳生竟何如,岁月如走丸。
七星在长剑,细事何足弹。
尚想丘园人,惭颊时一丹。
徘徊经屠门,饱意只自谩。
顾惟淬牛刀,庶足厌一餐。
不然学农圃,趁此筋力完。
年丰得饱饭,日晏眠茅莞。
咄嗟万里空,俯仰百岁殚。
行止信流坎,所遇随足安。
勋名片纸薄,天地如瓢箪。
离骚幸相逢,浊酒聊自宽。
谁与谈此心,夜气方漫漫。
绝墙过饥鼠,翻倒争馀残。
《响应祷雨寄苏文忠公》【宋·毛滂】雪意不肯休,垂垂阁云端。馀煖蒸衣裘,势作堕指寒。曛黄阴雨来,俄忽急雨?。空阶答檐语,跳珠上阑干。世尊俨无说,冻坐谁为欢。萧条僧舍影,痴兀依蒲团。相照怜短檠,坐恐膏油乾。劳生竟何如,岁月如走丸。七星在长剑,细事何足弹。尚想丘园人,惭颊时一丹。徘徊经屠门,饱意只自谩。顾惟淬牛刀,庶足厌一餐。不然学农圃,趁此筋力完。年丰得饱饭,日晏眠茅莞。咄嗟万里空,俯仰百岁殚。行止信流坎,所遇随足安。勋名片纸薄,天地如瓢箪。离骚幸相逢,浊酒聊自宽。谁与谈此心,夜气方漫漫。绝墙过饥鼠,翻倒争馀残。
https://shici.929r.com/shici/xISjKF2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