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沟西路,柴荆四五家。
忆曾骑款段,随意入桃花。
霹雳沟西路,柴荆四五家。
忆曾骑款段,随意入桃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场景。开篇“霹雳沟西路,柴荆四五家”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霹雳沟”这个地名给人一种深远而又有些许荒凉之感,而“柴荆四五家”则让人联想到散落在山谷之间的小屋和稀疏的人家,透露出一种隐逸生活的氛围。
接着,“忆曾骑款段,随意入桃花”两句,则通过诗人的回忆,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柔和温暖的情境。“忆曾”表达了对过去某个瞬间的怀念,而“骑款段”则描绘出诗人以往在田野间自由漫游的画面。这里,“款段”的使用,既增加了一种动态感,也暗示着一种不受拘束的情怀。而“随意入桃花”,更是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自在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诗人借助自然之美,寄寓了自己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道师近在真人峰,欲往见之路无从。
去年许我入城市,尘埃暗天待不至。
莫往莫来劳我心,道书寄我千黄金。
茧衣肉食思虑短,文字满前看不见。
口传指授要有时,脱去罗网当见之。
梅翁汉朝南昌尉,手摩龙鳞言世事。
一朝拂衣去不还,身骑白驎翳红鸾。
我今虽复堕尘土,道师何不与我语。
他年策足投名山,相逢拍手一破颜。
道书世多有,吾读老与庄。
老庄已云多,何况其骈傍。
所读嗟甚少,所得半已强。
有言至无言,既得旋自忘。
譬如饮醇酒,已醉安用浆。
昔者惠子死,庄子哭自伤。
微言不复知,言之使谁听。
哭已辄复笑,不如敛此藏。
脂牛杂肥羜,烹熟有不尝。
安得西飞鸿,送弟以与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