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流坐石浴鸱夷,隔岸何人唱竹枝。
我是罗浮山上月,随君直到魏公祠。
临流坐石浴鸱夷,隔岸何人唱竹枝。
我是罗浮山上月,随君直到魏公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临水而坐,倚石沐浴,使用的器物"鸱夷"可能是古代的一种皮囊或酒壶,增添了悠然自得的气息。远处的岸边,有人在轻声歌唱着竹枝词,这种民间小调增添了生活的烟火气和地方风情。
诗人自比为罗浮山上的明月,表达了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心境,愿意陪伴友人吴献臣直到魏公祠,显示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祝愿。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传达出诗人淡泊名利、珍视友情的情感世界,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雅趣与风范。
扣桡泛澄虚,濯流睇幽芳。
晚霙衬奇树,夕霏媚疏篁。
归鸟亦暂閒,夜魄动初凉。
忽焉众星微,天高月舒光。
昔也杜陵子,澹然此茅堂。
客至酒自斟,句得意已忘。
云何常念饥,零落在道旁。
古来技入神,一饭岂所望。
吾辈天所穷,慨歌泪沾裳。
雪霁春未和,寒云惨多阴。
同乡有期约,学海慵沿寻。
吾衰今得友,晚交契则深。
岁寒见松柏,茂悦依同林。
倚市人所贱,在山泉可斟。
蟠桃着实迟,劝我简蒿簪。
吟窗拥翠娥,分定那得侵。
愧笑领君意,取酒问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