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桡泛澄虚,濯流睇幽芳。
晚霙衬奇树,夕霏媚疏篁。
归鸟亦暂閒,夜魄动初凉。
忽焉众星微,天高月舒光。
昔也杜陵子,澹然此茅堂。
客至酒自斟,句得意已忘。
云何常念饥,零落在道旁。
古来技入神,一饭岂所望。
吾辈天所穷,慨歌泪沾裳。
扣桡泛澄虚,濯流睇幽芳。
晚霙衬奇树,夕霏媚疏篁。
归鸟亦暂閒,夜魄动初凉。
忽焉众星微,天高月舒光。
昔也杜陵子,澹然此茅堂。
客至酒自斟,句得意已忘。
云何常念饥,零落在道旁。
古来技入神,一饭岂所望。
吾辈天所穷,慨歌泪沾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泛舟于浣花溪,欣赏沿途美景的情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扣桡泛澄虚”,描绘了诗人轻轻划动船桨,在清澈的水面上缓缓前行的画面。接着,“濯流睇幽芳”则进一步渲染了水边的幽静与芬芳,仿佛能洗涤心灵的尘埃。
“晚霙衬奇树,夕霏媚疏篁”两句,通过晚霞与奇树、雾气与疏竹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意境。晚上的雪花点缀在奇异的树木上,夕阳的余晖映照在稀疏的竹林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归鸟亦暂闲,夜魄动初凉”则将目光转向天空中的归鸟,它们似乎也在享受这短暂的宁静与凉爽。随着夜幕的降临,诗人感受到了初秋的凉意,内心也随之平静下来。
“忽焉众星微,天高月舒光”描绘了夜空中星星逐渐隐去,只有明月高悬,洒下柔和的光芒。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引发了诗人对宇宙广阔与个人渺小的思考。
“昔也杜陵子,澹然此茅堂”提到了唐代诗人杜甫,暗示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与共鸣。杜甫曾居住在简陋的茅屋中,却能以酒自斟,创作出许多传世佳作,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自由与精神追求的赞美。
“客至酒自斟,句得意已忘”则直接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创作的场景,表现了他沉浸在艺术世界中的状态,忘记了外界的纷扰,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云何常念饥,零落在道旁”则是对古代文人生活艰辛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等人虽才华横溢却生活困顿的同情。
最后,“古来技入神,一饭岂所望”强调了艺术创作的精髓在于情感与技艺的融合,而非物质的富足。诗人认为,真正的艺术家不应仅仅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应追求精神的升华。
“吾辈天所穷,慨歌泪沾裳”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及同代人的处境感到无奈和悲凉,通过歌唱来抒发心中的情感,泪水沾湿了衣裳,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以及对人生困境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云峦抱黛,玉涧通香,深天窈碧难窥。
乌桕丹枫,霜后又换秋姿。
芒鞋未须再误,有山灵、催我寻诗。
疏磬外,好眠烟漱石,一脱尘羁。
佳客招携三两,更缒岩马共,斸药童随。
剪烛僧庐,清梦莫忘当时。
重把翠扃静叩,慰经年、猿鹤相思。
西沜路,况芙蓉、开遍旧枝。
季招归,崔护老。此境此生了。
惜惜师师,终逊个人好。
赁来旧巷楼栖,药炉经拂,要閒煞、灯昏钟晓。
事难料。倘然卖婢牵萝,空谷托孤抱。
踏遍春山,那是断肠草。何如辽海归来,楚云大去。
剩一阕、绛唇悲调。
酒屠苏,花彩胜。转眼上元近。
箫鼓金阊,灯月乱人影。
更谁切韭炰羔,分柑打马,只此院、凤閒蛾静。
烛同秉。还从高处栏杆,携袖去閒凭。
人梦方酣,天上梦清醒。
如何画郭千杨,大江一道,明又要、片帆西骋。
雨初梅,风晚楝。春晚夏初见。
画帐崔徽,约略半身现。
恼伊水阁东边,愔愔帘子,却障住、梧桐一面。
渐知怨。不时倦绣慵妆,委意觅消遣。
尺八檀槽,粉指掐都遍。
但闻鹦姆呼茶,鸦童报客,已不耐、眉颦心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