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祝英台近.二十四阕·其二并序》
《祝英台近.二十四阕·其二并序》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祝英台近

雨初梅,风晚楝。春晚夏初见。

画帐崔徽,约略半身现。

恼伊水阁东边,愔愔帘子,却障住、梧桐一面。

渐知怨。不时倦绣慵妆,委意觅消遣。

尺八檀槽,粉指掐都遍。

但闻鹦姆呼茶,鸦童报客,已不耐、眉颦心战。

(0)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时节,雨后微风中,梅树与楝树交织的画面。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景象。

“雨初梅,风晚楝”,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环境,梅雨初歇,晚风轻拂,梅树与楝树在这样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宁静。接下来,“春晚夏初见”一句,将时间的流转巧妙地融入其中,暗示着季节的更迭。

“画帐崔徽,约略半身现”,这里运用了崔徽画像的典故,借以表达对某人的思念之情。画像虽只显露出半身,却足以触动人心,引出下文的“恼伊水阁东边,愔愔帘子,却障住、梧桐一面”。这一句通过帘子和梧桐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与隔阂感。

“渐知怨”三字,直接点出了情感的核心——怨恨。随着故事的发展,主人公开始感到厌倦于日常的琐事,如“不时倦绣慵妆,委意觅消遣”。她试图寻找方式来排解心中的烦闷,但似乎每一种尝试都未能真正解决问题。

“尺八檀槽,粉指掐都遍”,此处以乐器和手指的动作,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在寻求解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然而,即便如此,她依然感到疲惫不堪,“但闻鹦姆呼茶,鸦童报客,已不耐、眉颦心战”。这不仅是对日常生活的无奈描述,也是对内心深处情感挣扎的深刻揭示。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主人公在春末夏初时节,面对生活琐事与内心情感的复杂心情。词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在寻求解脱过程中的挣扎与矛盾,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邃的哲思。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晴后再雪四首·其三

天上琼楼万玉妃,月宫学舞试云衣。

霓裳未彻天风起,脑子花钿星散飞。

(0)

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其二

头上高垂碧玉盆,谁将漂絮尚残痕。

青天幸自秋江样,须惹三丝两缕云。

(0)

野望二首·其一

也知口业欠消磨,造物嗔人奈口何。

莫管诗人例寒饿,且容老子小婆娑。

(0)

梅花落尽有感

五树梅花一树迟,花迟花早总离披。

春风只解吹梅落,不为愁人染鬓丝。

(0)

晚归再度西桥四首·其三

尽日山行意未销,归来再与坐溪桥。

山童抛石落溪水,唤作鱼儿波面跳。

(0)

晚过黄洲铺二绝·其一

数峰残日紫将销,一片新秧绿未交。

道是今年春水小,涨痕也到岸花梢。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