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章季常题石鱼研屏》
《次韵章季常题石鱼研屏》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古风

苍崖百丈悬江滨,江潭下跃吞舟鳞。

戏将双影倒挂崖石上,妙绝始信阳侯神。

短屏谁为琢山骨,与君一障西风尘。

世间百怪那可解,清诗宛转聊穷因。

问谁幻出水底石,掉尾鼓鬣波粼粼。

固应凤咮与龙尾,明窗净几长相亲。

君家机云好兄弟,玉山对峙高嶙峋。

为贫聊试漆园吏,手板拄颊心看云。

要收江湖入几席,钓竿拂水垂风纶。

谁当为我语石鱼,莫爱浪翻月白千顷江镕银。

但愿玉堂常伴直,对此风流千载人。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次韵章季常题石鱼研屏》。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

首先,诗人以“苍崖百丈悬江滨,江潭下跃吞舟鳞”开篇,勾勒出一幅壮观的山水景象,悬崖峭壁,江水奔腾,气势磅礴。接着,“戏将双影倒挂崖石上”,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妙绝始信阳侯神”一句,赞美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仿佛是信阳县侯的神迹。随后,“短屏谁为琢山骨,与君一障西风尘”则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屏风的制作技艺高超,能够阻挡外界的尘嚣,营造一方宁静的空间。

“世间百怪那可解,清诗宛转聊穷因”两句,诗人借自然界的奇观,引出对诗歌创作的思考,认为诗歌可以揭示世间万物的奥秘。接下来,“问谁幻出水底石,掉尾鼓鬣波粼粼”描绘了水底奇石的神秘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固应凤咮与龙尾,明窗净几长相亲”则以凤咮(凤嘴)和龙尾比喻自然界的美好形态,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最后,“君家机云好兄弟,玉山对峙高嶙峋”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联系起来,通过“机云”(机智与才华)和“玉山”(高洁与坚韧)的比喻,表达了对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境界的追求。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比喻,诗人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梦见刘朴生丈谓到庚年有事朴丈逝世已二十馀年久不入梦醒后凄然有作

当时大念各相期,积惨并州世久辞。

物外早消全体热,梦中还作有情痴。

五铢符谶虽当复,一发关天剧可危。

屈指上章来岁是,死灰残局欲何为。

(0)

洗心阁中菊花开时复园来住一月将别为诗四首·其三

三春复一蘖,九秋蕴一葩。

陶醉有时醒,屈饥岂无涯。

秋心忽荡漾,跨凤仙如麻。

一笑睇灵修,玉宇明朝霞。

愿为广长舌,遍向人天誇。

天胡移我情,暮气横相遮。

归哉褊心子,澹对无闷花。

(0)

大雪后同觚庵至灵隐寺二首·其二

松颠一夜雪,山中十日雨。

寒滴浸诸天,支筇入太古。

朗朗登宝坊,密室茶可煮。

料无丹霞师,木佛饶两庑。

耸肩一觚翁,白地参水牯。

我来真空回,见净不见土。

(0)

春闺

萋萋三春草,极目生烟雾。

既感妾衷肠,莫断王孙路。

(0)

怡静挽歌

薤露嗟易晞,蒿里歌可悲。

死生气聚散,谁复违此辞。

曰惟李君子,于善固有为。

生时美德著,虽死声名垂。

我昔亲其颜,旷达尤不羁。

孜孜乐义事,勉勉循令仪。

积书及千卷,披读手不遗。

率物以心平,人亦不彼欺。

教子以克家,恭俭遵父规。

仕途远辙迹,南亩事耕菑。

既抱东山志,还歌靖节诗。

亲宾日过从,樽酒欣酌之。

春风与秋月,玩赏随其时。

逍遥以投老,爰逝能知期。

生死了无系,超世异黔黎。

休真已云卜,举棺驾灵輀。

涂松高峨峨,托体诚所宜。

白杨与青松,纷披郁墓歧。

太史述铭文,哀荣两在兹。

(0)

晓因逝世五周年告悼四首·其三

频年长幼尽平安,儿未啼饥女未寒。

或更升堂通党籍,皆堪为国作师干。

纵成宿疴行痊可,那有兴邦不困难。

家运定随时运转,魂如宛在请心宽。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