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园林畔,萧萧丛薄间。
茅檐颇幽隐,竹径自回环。
犬吠溪头客,日衔窗外山。
遗编淡相对,身世觉高閒。
小小园林畔,萧萧丛薄间。
茅檐颇幽隐,竹径自回环。
犬吠溪头客,日衔窗外山。
遗编淡相对,身世觉高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的生活场景。开篇“小小园林畔,萧萧丛薄间”两句,通过对园林和丛生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幽静自然的氛围。"茅檐颇幽隐,竹径自回环"则进一步描绘了茅草覆盖的小屋和曲折的竹径,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环境的喜爱。
“犬吠溪头客,日衔窗外山”两句,则通过溪边狗叫声和夕阳映照在窗外的山影,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外界的隔绝感。
最后,“遗编淡相对,身世觉高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喧嚣的超然,通过阅读古籍(遗编)来与古人交流思想,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精神自在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