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寄通州远堂宏书记》
《菩萨蛮.寄通州远堂宏书记》全文
清 / 呆翁和尚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蝉声满叶驱残暑。悠然兴趣何人语。石乳煮来香。

苑堂粗葛凉。閒书三两卷。秪可遮双眼。

扶杖到溪头。且看碧树秋。

(0)
鉴赏

这首《菩萨蛮·寄通州远堂宏书记》由清代的呆翁和尚所作,以蝉鸣、石乳、闲书、溪头之景,营造出一种静谧、淡泊的意境。

首先,“蝉声满叶驱残暑”,蝉鸣在树叶间回响,驱散了夏日的余热,描绘出初秋时节的清爽与宁静。蝉是夏末秋初的象征,其鸣声往往给人以季节更替的提示,此处通过蝉声表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自然界的深刻体悟。

接着,“悠然兴趣何人语”,悠然自得的乐趣,却无人能言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这里的“悠然”不仅指自然景色的宁静,也暗含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淡泊。

“石乳煮来香”,石乳即岩洞中滴落的水珠,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形成一种独特的香味。这里以“煮”字,形象地描绘出石乳的香气被提炼、升华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品味与追求。

“苑堂粗葛凉”,苑堂可能是诗人居住或活动的场所,粗葛凉则暗示了环境的清凉舒适。这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环境的宜人,以及在这种环境中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閒书三两卷,秪可遮双眼”,诗人闲读几本书,这些书籍仿佛只是用来遮挡视线的工具,强调了阅读对于他来说,更多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而非知识的获取。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在忙碌之余寻求精神上的放松与享受。

最后,“扶杖到溪头,且看碧树秋”,诗人手持拐杖走到溪边,欣赏着秋天碧绿的树木。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碧树秋”这一意象,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传达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呆翁和尚
朝代:清

如皋人,住舍桴庵,有匏溪词。
猜你喜欢

云山别墅吾乡京官淀园公退之所金陵尚书何恪慎公旧居也余尝为书寄舫题诗于后乙卯之秋公子青耜农部重过感怀题诗见赠次答·其三

壶中日月洞中天,紫府官曹许接联。

爽垲已辞齐相宅,衰庸休问绛人年。

故园一别难回首,何日三军得晏眠。

各有萧条羁客感,白门烟树总凄然。

(0)

行峄山下喜望大云

雨遍不崇朝,云惟泰山有。

岌峘既相属,郁蒸气遂厚。

隮如一突炊,蓊若万马走。

此出果不归,殷望成川薮。

老农悯失时,朝牧间万耦。

恻怆行道人,欲去重回首。

(0)

法云寺观元照禅师藏怀素藏真律公帖题其后

粥香长者善调香,优昙华钵金轮王。

庄严妙相三十二,夜放顶上真毫光。

我师头陀现本色,须弥照耀东南方。

天晴无风日开霁,蠹书一一珊瑚装。

中有藏真律公帖,目未及睹眉先扬。

想当解衣气磅礴,笔力可挽千石强。

真龙矢矫自空下,飞腾入腕何茫茫。

须臾百纸立扫尽,墨痕一缕中藏芒。

王氏之间伯仲耳,神妙不数崔与张。

弇州论书以年断,强作解事欺聋盲。

师归兜率已千载,字向纸上犹轩昂。

护持幸仗佛力大,恒沙算数知无量。

千文一卷绝可惜,面目虽是神先亡。

流传要亦自有数,书妙所贵刻手良。

从来得师笔外意,宋人独许涪翁黄。

天门荡荡不可至,日暮怅望疲津梁。

低徊掩卷复三叹,跋尾为君歌此章。

(0)

仙人台

秋末登千山,蹑足最高顶。

霁色到香岩,层塔立边景。

俯首瞷沧波,海气腾足冷。

昔传有仙人,对弈酌清茗。

石坪尚零星,露下鹤声警。

我读《招隐》篇,韶落千峰静。

仙人竟不来,空台吊孤影。

古寺铿飞钟,天风独延颈。

(0)

谢椒石观察以移居述怀诗见示即如原韵奉酬

诗瓢茗碗一炉香,失马真能泯激昂。

入座酒枪招客醉,插瓶花箭任蜂狂。

归田未辑欧公录,种树间求郭氏方。

休道鸳湖烟水阔,天随可许学农皇。

(0)

夏雨

好雨从东来,翛然涤烦暑。

微凉清心魂,凭衿快延伫。

古人不可作,开编聊晤语。

庭阴绿树浓,荷露新茶煮。

客从田间来,良苗正与与。

一夜灌醍醐,千村长禾黍。

额手谢天公,今年人四釜。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