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秋风、年又一年深,不禁长年悲。
自景阳钟断,馆娃宫闭,冷落心知。
千树西湖杨柳,更管别人离。
看取茂陵客,一去无归。
都是旧时行乐,漫烟销日出,水绕山围。
看人情荏苒,不似鹧鸪飞。
听砧声、遥连塞外,问三衢、道上去人稀。
销凝久,残阳短笛,似我歔欷。
但秋风、年又一年深,不禁长年悲。
自景阳钟断,馆娃宫闭,冷落心知。
千树西湖杨柳,更管别人离。
看取茂陵客,一去无归。
都是旧时行乐,漫烟销日出,水绕山围。
看人情荏苒,不似鹧鸪飞。
听砧声、遥连塞外,问三衢、道上去人稀。
销凝久,残阳短笛,似我歔欷。
这首词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八声甘州·其四》。从词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怀旧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
“但秋风、年又一年深,不禁长年悲。” 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秋风时的心境,岁月匆匆,时间流逝,让人不由得产生深深的哀伤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念。
“自景阳钟断,馆娃宫闭,冷落心知。” 这里景阳钟和馆娃宫都是古代的名胜,但现在却已破败不堪,钟声消失,宫殿关闭,这些景象在诗人眼中都成为了怀旧之物,反映出一份深切的心境。
“千树西湖杨柳,更管别人离。” 西湖杨柳在秋风中摇曳,原本应当是春天的美丽景色,但现在却只能见证别人的离去,这里的“更”字加重了诗人对往事的留恋和孤独感。
“看取茂陵客,一去无归。” 茂陵客指的是古时游子或士人,他们一旦踏上归途,便再也没有回来,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出一种永别的哀愁。
“都是旧时行乐,漫烟销日出,水绕山围。” 这里描述了一种自然美景,但这景色已经与往昔的欢乐无关,只剩下淡淡的忧伤和孤寂感。
“看人情荏苒,不似鹧鸪飞。” 人间的情谊如同秋草,枯黄而脆弱,而鹧鸪(一种鸟类)的飞翔则自由自在,这里强烈对比了人世间的无常和自然界中生命力的不同。
“听砧声、遥连塞外,问三衢、道上去人稀。” 砧声传来,从边塞到城郭,都显得异常寂静和萧条。诗人询问旧时繁华之地,如今何在,只剩下稀少的行人。
“销凝久,残阳短笛,似我歔欷。” 秋风中,天色渐晚,夕阳西沉,而那短笛声与诗人的叹息交织在一起,都成为了时间流逝、美好不再的象征。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深情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和个人的孤独感受的深刻体验。
送春归,三月尽日日暮时。
去年杏园花飞御沟绿,何处送春曲江曲。
今年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西江西。
帝城送春犹怏怏,天涯送春能不加惆怅。
莫惆怅,送春人。
冗员无替五年罢,应须准拟再送浔阳春。
五年炎凉凡十变,又知此身健不健。
好去今年江上春,明年未死还相见。
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
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
瞿唐呀直泻,滟滪屹中峙。
未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
大石如刀剑,小石如牙齿。
一步不可行,况千三百里。苒蒻竹篾?,欹危楫师趾。
一跌无完舟,吾生系于此。
常闻仗忠信,蛮貊可行矣。
自古漂沈人,岂尽非君子。
况吾时与命,蹇舛不足恃。
常恐不才身,复作无名死。
微雨洒高林,尘埃自萧散。
耿耿心未平,沈沈夜方半。
独惊长簟冷,遽觉愁鬓换。
谁能当此夕,不有盈襟叹。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