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征夫的凄凉境遇和内心的情感。诗中反复使用“何”字,营造出一种无奈与苍茫之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如“何草不黄”,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哲理,同时也折射出个人命运的无常和悲凉。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哀伤之情。征夫,即远行作战或外出服劳役的人,这里化用为一种遭遇不幸、孤立无助的象征。他们如同“匪兕匪虎”,在旷野中迷失方向,没有归宿。
接下来的“哀我征夫,朝夕不暇。”则强调了征夫们日夜奔波,无暇顾及个人安危,只能随波逐流。诗中的“有芃者狐”、“率彼幽草”,象征着征夫们在荒野中迷失方向,如同狐狸一般徘徊无定。
最后两句,“有栈之车,行彼周道。”则描绘了征夫们乘坐的战车或运输车辆,在宽阔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但这“周道”却似乎没有尽头,让人感到一种无边的孤独和疲惫。
整首诗通过对征夫生活的刻画,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努力往往显得渺小无力,而个人命运又常常被更大的历史背景所左右。
一夜花飞殿暮冬,晓惊银色现前峰。
增肥幻质饶冰柱,埋没虚名叹瓦松。
素纸不书思雪老,白圭无玷忆南容。
知君岂乏扁舟兴,哦罢新诗兴已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