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阳花发酒罂前,愁对清尊午自眠。
续命缕纷存殁泪,辟兵人老乱离年。
三春戎马淹吴服,一酹江鱼羡楚贤。
角黍邻翁相送晚,柴门满地落榆钱。
昌阳花发酒罂前,愁对清尊午自眠。
续命缕纷存殁泪,辟兵人老乱离年。
三春戎马淹吴服,一酹江鱼羡楚贤。
角黍邻翁相送晚,柴门满地落榆钱。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午时诗人独自饮酒的情景,充满了哀愁与感慨。首句“昌阳花发酒罂前”,以昌阳花开衬托出节日的氛围,但紧接着的“愁对清尊午自眠”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孤独,即使面对美酒佳肴,也难以驱散心头的愁绪,午时便沉沉睡去。
“续命缕纷存殁泪,辟兵人老乱离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系五色丝线(续命缕)来寄托对生者与逝者的思念,以及对平安健康的祈愿。同时,也暗含了对动荡岁月的无奈与感慨,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三春戎马淹吴服,一酹江鱼羡楚贤。”这里运用了历史典故,借三国时期吴国和楚国的故事,表达了对战争与离乱的深切忧虑,同时也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三春之季,战事不断,百姓深受其苦,诗人以一祭江鱼,表达对楚国贤臣屈原的怀念与敬意。
最后,“角黍邻翁相送晚,柴门满地落榆钱。”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吃粽子,以及邻里间的温情。在诗人眼中,这不仅是一种节日的庆祝,更是一种人情味的体现。而“柴门满地落榆钱”则以自然景象收尾,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时光流逝,岁月更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端午节的场景与习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历史、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