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合欢带》
《合欢带》全文
清 / 杨玉衔   形式: 词  词牌: 合欢带

兜罗绵手摩空。橘千树,佛香浓。

讵比东陵消夏品,玉葱分、渴润诗咙。

何烦指月,祇凭抱瓮,得豆功同。

谷回温、莲花双合,禅机嫌露天龙。

田家棚底话秋风。散天花、远蹠高踪。

见说宣和徵故实,道山筵、屈数雍容。

胡卢漫诮,智珠在握,偈市其中。

抵谈深、阿丰饶舌,瓞绵传法种无穷。

(0)
鉴赏

此诗《合欢带》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合欢带的美丽与寓意。

“兜罗绵手摩空”,开篇即以轻柔之物触碰虚空,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橘千树,佛香浓”两句,将自然之美与宗教之静谧融合,橘树繁茂,香气浓郁,仿佛置身于佛国净土之中。

“讵比东陵消夏品,玉葱分、渴润诗咙。”这里以东陵的消夏佳品为对比,强调合欢带的独特魅力,如同玉葱般甘甜解渴,滋润诗人的喉咙,激发创作灵感。

“何烦指月,祇凭抱瓮,得豆功同。”诗人以“指月”比喻高深的境界,而“抱瓮”则象征着脚踏实地的努力。通过这两者的对比,表达了合欢带既具有高远的理想追求,又不脱离现实的实践精神。

“谷回温、莲花双合,禅机嫌露天龙。”莲花双合,象征着和谐与圆满,禅机深藏不露,如同隐藏在水下的龙,暗示着合欢带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田家棚底话秋风。散天花、远蹠高踪。”诗人将合欢带与田园生活联系起来,秋风中的话语,散落的花瓣,都充满了生活的诗意与远方的追求。

“见说宣和徵故实,道山筵、屈数雍容。”引用历史典故,将合欢带与古代的宴会相联,雍容华贵,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胡卢漫诮,智珠在握,偈市其中。”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表达对合欢带智慧与灵性的赞美,如同智珠在手,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交易。

“抵谈深、阿丰饶舌,瓞绵传法种无穷。”最后,诗人以深入的对话和丰富的言辞,展现了合欢带传承佛法的深远意义,如同绵延不断的瓜瓞,传播着无尽的智慧种子。

整首诗通过对合欢带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以及与人、自然、历史、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

作者介绍

杨玉衔
朝代:清

1869-1943,字懿生,号铁夫、季良、鸾坡,以号行,广东香山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人,三十年(1904)考取内阁中书。官广西知府。民国间曾任无锡国专词学教授及香港广州大学、国民大学教授。曾从朱祖谋学梦窗,后即以笺释吴文英的《梦窗词》扬名词坛。著有《抱香室词钞》、《梦窗词笺》等。晚年蛰居香港之青山,以著述自娱。
猜你喜欢

拟陆士龙为顾彦先赠妇往返四首次原韵·其四

星辰烂繁辉,云霞发奇观。

弱柳媚朝曦,芳葩摇春晏。

京洛何煌煌,都人自粲粲。

凤柱戛鸣筝,鹍弦起清弹。

联娟约修眉,跌宕攘皓腕。

自非秉金坚,畴能导冰散。

遥想艳阳辰,笑语切河汉。

闷瞀守深闼,对镜独铭赞。

蓬首孰为容,铅华几日焕。

无倚蕙兰芳,忍弃菅蒯贱。

(0)

答文子静

唱后巴歌更楚骚,海门东望涉惊涛。

他时忆我西窗话,满树梅花霜月高。

(0)

梦湘校试通州卷用东坡监试韵赋诗见示倒韵和之

疏室过清风,午梦初回枕。

失笑少年事,欲语口还噤。

束发受章句,眼光入椠锓。

偶弄嫫母姿,爱者忘陋寝。

堂上诸公坐,暗中摸谢沈。

染指天家庖,自许精调饪。

后生思大嚼,过屠来密谂。

函人耻为函,察革视其朕。

奸者侈异服,吾道悲左衽。

泮林十亩地,鸱鸮来集椹。

云中鸟乱群,渊底鱼惊淰。

积阴塞大荒,不寒思之凛。

嗟子刷天马,故步愁踔踸。

水剪双玉瞳,净洗砂石碜。

我为老弃妇,不堪再裹锦。

痛哉卢瑑言,此日霖何甚。

定当置高阁,十羽束为审。

爱兰必锄艾,披麻时见荏。

班固眼如豆,人物混九品。

铁点史公书,佳者拾馀沈。

此语起公兴,斗酒快一饮。

人才荒年谷,储之岁必稔。

逸士涧底松,郁之天所禀。

八百尽孤寒,日思发帝廪。

(0)

陪张湛存先生入崂访逄公栖止感赋·其二

九水崖循曲,千岩路转迷。

高山深莫莫,客子意栖栖。

石咽泉声细,松虬日荫低。

紫芝如可采,乘兴更攀跻。

(0)

陪张湛存先生入崂访逄公栖止感赋·其一

岧峣高不极,选胜共登临。

涧壑随峰迥,烟峦障日阴。

摩天悬壁峭,访古入岩深。

欲问幽栖处,云封不可寻。

(0)

秋夜有怀徐侣樵上舍

寓言十九演蒙庄,键户紬书鬓未苍。

汀雁声寒沈远角,莎蛩语涩咽新霜。

荣枯世事云千叠,缭乱秋怀叶半床。

何日隆中起高卧,手提长剑扫天狼。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