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力登楼讵未知。山高何况入云微。
虬龙许有随缘坐,猿鹤宁无入梦思。
层嶂合,一节支。人方逸老我饥驱。
打包行脚前生定,拄杖归来梦亦蘧。
筋力登楼讵未知。山高何况入云微。
虬龙许有随缘坐,猿鹤宁无入梦思。
层嶂合,一节支。人方逸老我饥驱。
打包行脚前生定,拄杖归来梦亦蘧。
这首《鹧鸪天》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通过对登山过程中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思。
首句“筋力登楼讵未知”以问句形式开篇,表达了对自身体力是否足以攀登高楼的疑问,引出对挑战与自我超越的思考。接下来“山高何况入云微”一句,不仅描绘了山峰之高峻,更暗示了追求目标的遥不可及,以及面对困难时的渺小感。
“虬龙许有随缘坐,猿鹤宁无入梦思”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虬龙”与“猿鹤”作为自然界的灵物,分别代表了力量与自由,通过“随缘坐”与“入梦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理想状态的无奈与渴望。
“层嶂合,一节支”描绘了山峦连绵不绝的壮丽景色,而“人方逸老我饥驱”则在对比中突出了人生的忙碌与疲惫,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打包行脚前生定,拄杖归来梦亦蘧”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行脚”与“归途”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旅程的反思,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登山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理想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