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怪无风还作浪。海阔龙吟壮。花漂春去未干休。
试问古今淘尽几多愁。胥涛倾入羁人枕。
拥被新寒噤。潮声朝夕几曾停。
听自尘心净处更分明。
生怪无风还作浪。海阔龙吟壮。花漂春去未干休。
试问古今淘尽几多愁。胥涛倾入羁人枕。
拥被新寒噤。潮声朝夕几曾停。
听自尘心净处更分明。
这首《虞美人》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海的壮丽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句“生怪无风还作浪”,以奇思妙想开篇,将大海在无风时的波澜壮阔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仿佛海面自身便能生成波浪,引人遐想。接着,“海阔龙吟壮”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大海的辽阔与深邃,龙吟般的海浪声显得格外壮丽,赋予了大海生命与力量。
“花漂春去未干休”描绘了一幅春花随潮水漂流而去的画面,虽是春去花落,但大海并未停下它的节奏,展现出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循环之美。“试问古今淘尽几多愁”则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巧妙融合,借大海的广阔与永恒,反观人类的忧愁与烦恼,提出一个深沉的哲学问题:在浩瀚的大海面前,人类的愁绪是否显得微不足道?
“胥涛倾入羁人枕,拥被新寒噤”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到大海之中,仿佛大海的涛声直接倾泻入自己的梦境,带来一丝寒意,触动内心的敏感之处。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大海的深切感受,也暗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潮声朝夕几曾停,听自尘心净处更分明”以潮声为线索,贯穿日夜,强调了潮声的持续与不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通过倾听潮声,净化心灵,达到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宁静的状态。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自我超越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虞美人》通过对大海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深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宇宙、自我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君不见李广难封侯,黄杨厄闰年。
黄杨厄闰短复短,白头李广徒称贤。
又不见章台柳枝高拂辇,今日青青明日剪。
淮阴金印大如斗,鸟尽弓藏烹猎狗。
樯乌高扬白马驰,中流失瓠知不知。
前途利钝吾何有,请君试酌松陵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