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临行出翠鬟,新歌能解唱阳关。
不嫌杜牧三觥后,生怕周郎一顾间。
纨扇芙蓉隔秋水,枕屏云雨自青山。
烛花影里银筝畔,谁见惊鸿向月还。
公子临行出翠鬟,新歌能解唱阳关。
不嫌杜牧三觥后,生怕周郎一顾间。
纨扇芙蓉隔秋水,枕屏云雨自青山。
烛花影里银筝畔,谁见惊鸿向月还。
这首明代居节的诗描绘了一幅离别场景。"公子临行出翠鬟",写出了主人公子即将远行,美丽的歌姬依依不舍地为他送行,形象生动。"新歌能解唱阳关",暗示了离别的忧伤氛围,阳关曲调常与离别相联。
"不嫌杜牧三觥后",借杜牧酒后的豪放,表达公子在离别之际仍能承受些许酒力,但"生怕周郎一顾间",又流露出对被遗忘的担忧,暗示了他对歌姬深情的牵挂。"纨扇芙蓉隔秋水",以纨扇和芙蓉比喻歌姬的清雅,而"隔秋水"则象征着距离和难以逾越的情感。
"枕屏云雨自青山",通过想象他们在雨夜中的思念,表达了深深的眷恋。最后,"烛花影里银筝畔,谁见惊鸿向月还",以烛光、银筝和惊鸿归月的画面,寓言歌姬如孤雁般期盼公子的归来,余韵悠长,意境凄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未来的深深期待。
王孙朝谒去,功业叹流年。
强项今三已。
栖迟未九迁。
笑谈曾击贼,谋畧合临边。
秋雨长干路,归时且著鞭。
公如谢传暂闲身,我亦归来效季真。
山屐数陪销暇日,诗篇常许和阳春。
虚怀寄傲三休外,洗眼旁观万态新。
谷口榴花解迎客,骑鲸端为谪仙人。
寒木高萝几曲溪,断碑零落卧荒祠。
澄潭想像云头涌,悬瀑依稀雨脚垂。
地轴漫烦龙虎战,天符那得元神私。
茫茫造物殊难晓,要是为霖自有时。
玉局老仙天下人,平生爱与石传神。
长江绝岛风涛里,千古常令墨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