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向昆明问劫灰,几看麋鹿上苏台。
閒中历日生青草,梦里乾坤化大槐。
塞雁南归春又去,江潮东下暮还来。
临平山尽啼鹃歇,可是征人唤不回。
试向昆明问劫灰,几看麋鹿上苏台。
閒中历日生青草,梦里乾坤化大槐。
塞雁南归春又去,江潮东下暮还来。
临平山尽啼鹃歇,可是征人唤不回。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试向昆明问劫灰”一句,以昆明作为背景,探寻历史沧桑之变迁,表达了一种历史沉思的情怀。接着“几看麋鹿上苏台”,则是诗人在春日游历中所见之景象,麋鹿轻盈地踏上古台,显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閒中历日生青草”一句,描绘的是闲适中的时光流逝与自然界的更新换代。诗人通过闲居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如随着时间推移而生长起来的青草,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循环、自然美好的感慨。
“梦里乾坤化大槐”则是表达了诗人在梦中所见到的壮丽景象。乾坤化大槐意味着宇宙间一切事物皆能转变为宏伟的巨树,表现出一种超现实的美好想象。
“塞雁南归春又去”一句,描绘的是边塞之雁随春风而南归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紧接着,“江潮东下暮还来”,则是通过江水的流动与日落的变迁,强调了时间的不断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往复。
“临平山尽啼鹃歇”一句中,啼鹃(一种鸟类)的鸣叫声在临近的平坦之地渐渐消失,表达了一种春末夏初、生机即将减弱的情景。最后,“可是征人唤不回”,则是诗人对远方征人的思念和无奈,尽管呼唤,但征人已难以归来,这也反映了古代士兵出征与家人分离的悲凉。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地描绘春日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种对生命、历史和自然美好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