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寓二首·其二》
《感寓二首·其二》全文
宋 / 何梦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试向昆明问劫灰,几看麋鹿上苏台。

閒中历日生青草,梦里乾坤化大槐。

塞雁南归春又去,江潮东下暮还来。

临平山尽啼鹃歇,可是征人唤不回。

(0)
注释
试向:尝试向。
昆明:地名,这里可能指代历史事件或象征。
劫灰:战争后的废墟或灾难的痕迹。
麋鹿: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可能象征吉祥或历史记忆。
苏台:古地名,这里可能暗示历史变迁。
青草:比喻时间的流逝。
乾坤:天地,也可指代整个世界。
大槐:古代常用来形容梦境中的奇异景象。
塞雁:北方边塞的大雁。
春又去:春天又一次过去。
江潮:江水的潮汐。
暮还来:傍晚时分潮水又涌来。
临平山:具体地名,可能象征远方或边疆。
啼鹃:杜鹃鸟的叫声。
征人:出征的士兵。
唤不回:无法召回。
翻译
试着向昆明询问那灾难的遗迹,麋鹿曾几次登上苏台的记忆。
在悠闲的日子里,日历上的日子如青草般生长,梦境中的世界仿佛变成了巨大的槐树。
边塞的大雁南飞春天又过去,江水东流,傍晚的潮汐依旧涌来。
临平山头的杜鹃鸟叫声渐止,是否是征人呼唤却无法召回?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试向昆明问劫灰”一句,以昆明作为背景,探寻历史沧桑之变迁,表达了一种历史沉思的情怀。接着“几看麋鹿上苏台”,则是诗人在春日游历中所见之景象,麋鹿轻盈地踏上古台,显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閒中历日生青草”一句,描绘的是闲适中的时光流逝与自然界的更新换代。诗人通过闲居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如随着时间推移而生长起来的青草,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循环、自然美好的感慨。

“梦里乾坤化大槐”则是表达了诗人在梦中所见到的壮丽景象。乾坤化大槐意味着宇宙间一切事物皆能转变为宏伟的巨树,表现出一种超现实的美好想象。

“塞雁南归春又去”一句,描绘的是边塞之雁随春风而南归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紧接着,“江潮东下暮还来”,则是通过江水的流动与日落的变迁,强调了时间的不断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往复。

“临平山尽啼鹃歇”一句中,啼鹃(一种鸟类)的鸣叫声在临近的平坦之地渐渐消失,表达了一种春末夏初、生机即将减弱的情景。最后,“可是征人唤不回”,则是诗人对远方征人的思念和无奈,尽管呼唤,但征人已难以归来,这也反映了古代士兵出征与家人分离的悲凉。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地描绘春日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种对生命、历史和自然美好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何梦桂

何梦桂
朝代:宋   籍贯:淳安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猜你喜欢

胥山庙·其二

间关欲雪父兄雠,底用平生锡盖侯。

冤骨未沈吴月晓,征魂初返楚云秋。

西施正倚承恩貌,范蠡将移去国舟。

尚向松陵亲却敌,藁砧依旧在层楼。

(0)

虞司理留同官面饭

玉版初参后,桄榔半醉中。

谁知三里外,有此五人同。

移座淋头雨,开窗拂坐风。

明朝公事了,假道访虞公。

(0)

故殿撰侍郎赵公挽章三首·其一

惠国垂芳久,泸南锡第初。

诗书今有此,衣钵正关渠。

业大喧朝野,儒酸羡里闾。

只言三桂盛,五桂尚权舆。

(0)

忆归口号·其三

漫说湖庄水与山,不因松菊便求閒。

月中休沐才三日,殿外经从仅百间。

但有心期思报主,苦无脚力强趋班。

得归便欲疏宾客,本意刘伶不闭关。

(0)

久雨叹

谁为戎首起边功,万里生灵一掷中。

天为忧之连作雨,人无识者骤歌风。

所期辟地今城守,不善因粮却火攻。

古道君师意深远,改弦端的奏肤公。

(0)

韩耕道次八绝句韵见寄因和答之·其一

立说招携与殪戎,两端蛮触互论功。

古来帝力通南北,山过焉支岭度葱。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