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有慈亲,身外无昆季。
承欢赖妻贤,委之以为弟。
弱女方四龄,初知离别意。
恐其牵袂啼,深伤游子绪。
乘彼睡未醒,温存加絮被。
拜母不能言,揖妻交重寄。
此际心若摧,出门方陨涕。
堂上有慈亲,身外无昆季。
承欢赖妻贤,委之以为弟。
弱女方四龄,初知离别意。
恐其牵袂啼,深伤游子绪。
乘彼睡未醒,温存加絮被。
拜母不能言,揖妻交重寄。
此际心若摧,出门方陨涕。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儿子即将离家远行,内心充满复杂情感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成员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首句“堂上有慈亲”,点明了家中有年迈的父母,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家庭氛围。接着,“身外无昆季”一句,暗示了诗人是家中唯一的儿子,与父母相依为命,更突显了离家的不舍和对父母的牵挂。
“承欢赖妻贤,委之以为弟”,说明妻子贤惠,能够代替兄弟照顾父母,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扶持和责任分担。这一细节不仅加深了对家庭和谐的描绘,也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
“弱女方四龄,初知离别意”,描述了最小的女儿尚幼,已经开始理解离别的含义。这一描写既增加了离别的哀愁,也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传递和成长的轨迹。
“乘彼睡未醒,温存加絮被”,表现了诗人趁着家人还未察觉,悄悄地为父母增添衣物,以表达对他们的关爱和不舍。这一举动充满了深情,体现了亲情的细腻和温暖。
“拜母不能言,揖妻交重寄”,写出了诗人离别前的复杂心情。他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悲痛,只能通过向母亲行礼和向妻子告别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这一场景充满了无声的哀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此际心若摧,出门方陨涕”,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离家时的心境。他内心如同被摧毁,泪水在走出家门的那一刻才真正落下。这一结尾既是对离别痛苦的直接呈现,也是对家庭情感深度的深刻揭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离别时刻家庭成员间复杂而真挚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留恋。它不仅是一首关于离别的诗歌,更是对家庭温暖、亲情力量和人性深度的赞美。
我怀幽逸人,佳境心所宅。
超然外形骸,听视寡声色。
宴坐哦清诗,秀句出林碧。
凉飙来广庭,微月耿虚夕。
兹时尊酒盈,妙趣良有得。
而我萧散姿,亦抱山水癖。
不为世故牵,寓物随所适。
逍遥味道腴,虚室自生白。
十日春,九日雨,空屋贮寒寒色苦。
晓雪都成陌上泥,暮云不见城东树。
所思今何处,相去才几许。
独将寸心寄短琴,琴老无弦暗尘土。
东风吹落锦一幅,文章字字成金玉。
中有苦寒词,调古声更悲。
赓歌我不忍,上诉苍苍知。
俗眼瞳人久生脂,竞收琐尾遗瑰奇。
野禽乘轩士徒步,黄土被绣人无衣。
天公有意回春燠,千林一夜生红绿。
长年呻唫卧掩门,人生不解同草木。
君勿歌,春雨寒,我有两耳愁心百盘。
炉空叶已灰,屋漏苔生椽。檐声夜夜春水悬。
人间惟我与子同此味,鬓发未白书如山。
春雨寒,歌一阕,穷达在天愁不得。
当时短衣夜半悲饭牛,何如学取商颂声金石。
《和詹生春雨寒歌》【元·廖大圭】十日春,九日雨,空屋贮寒寒色苦。晓雪都成陌上泥,暮云不见城东树。所思今何处,相去才几许。独将寸心寄短琴,琴老无弦暗尘土。东风吹落锦一幅,文章字字成金玉。中有苦寒词,调古声更悲。赓歌我不忍,上诉苍苍知。俗眼瞳人久生脂,竞收琐尾遗瑰奇。野禽乘轩士徒步,黄土被绣人无衣。天公有意回春燠,千林一夜生红绿。长年呻唫卧掩门,人生不解同草木。君勿歌,春雨寒,我有两耳愁心百盘。炉空叶已灰,屋漏苔生椽。檐声夜夜春水悬。人间惟我与子同此味,鬓发未白书如山。春雨寒,歌一阕,穷达在天愁不得。当时短衣夜半悲饭牛,何如学取商颂声金石。
https://shici.929r.com/shici/a17g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