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肉马上青天,骥耳双垂亦可怜。
郊岂因穷吟遂辍,蕡虽不第策犹传。
会须有集鸣当世,肯为无媒怨盛年。
斗气烛君文卷里,更于何处觅龙泉。
纷纷肉马上青天,骥耳双垂亦可怜。
郊岂因穷吟遂辍,蕡虽不第策犹传。
会须有集鸣当世,肯为无媒怨盛年。
斗气烛君文卷里,更于何处觅龙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深厚情感和个人才华的独特展示。开篇“纷纷肉马上青天,骥耳双垂亦可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哀愁。
接着,“郊岂因穷吟遂辍,蕡虽不第策犹传”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传承之情。这里的“不第”暗示了个人才华未被公正评价的感慨,但依然坚持文化的传播。
中间部分“会须有集鸣当世,肯为无媒怨盛年”则是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历史辉煌时期的怀念。这里的“无媒”可能指代替缺乏宣扬个人才华的途径,而“盛年”则是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
结尾“斗气烛君文卷里, 更于何处觅龙泉”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激情和渴望,以及对传统文化源头——“龙泉”的探求。这里的“斗气”象征着才华横溢,而“觅龙泉”则是对文化之源的不断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个人才华的展示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的情感世界。
花浪浮春,柳烟做暝,朱门斜对蓝桥。
更几重翠箔,一带红寮。
才见玉人凝坐,金猊内、一线香飘。
回身处、牙签犹见,湘管才抛。魂销。
原来窗下,把萧郎旧曲,写上生绡。
看书临钗脚,格韵偏饶。
因忆当初绮阁,吟成后、惯与推敲。
谁怜取,赤绳难系,是处藏娇。
香寮静也,片缕沉檀烟透。
五云幢下,五丝褥上,小结跏趺,玉弓清瘦。
见展春衫袖。袖底分明红露,鞋尖一绺。
颤巍巍缃钩双叠,几幅湘波压皱。
似承密印灵山后。问天然姝丽,可是人间有。
妙容谁偶,恰意蕊心灯,孤明时候。巾瓶净无垢。
正好衣纹不动,花阴当昼。
倩罔明弹指,声中唤取,那人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