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是廉泉。还似文园。喜先生、于此盘旋。
酒鎗花下,棋局鸥边。胜谢家池,裴家墅,米家船。
客来薄醉,客去高眠。想羲皇、欲往从焉。
何须碌碌,更问尘缘。羡上阳花,平阳第,洛阳田。
疑是廉泉。还似文园。喜先生、于此盘旋。
酒鎗花下,棋局鸥边。胜谢家池,裴家墅,米家船。
客来薄醉,客去高眠。想羲皇、欲往从焉。
何须碌碌,更问尘缘。羡上阳花,平阳第,洛阳田。
这首《行香子》词,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董以宁所作,题为“题孙无言半瓢居”。词中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词的开篇“疑是廉泉。还似文园。”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想象空间,仿佛置身于古代文人的雅集之中,感受着清泉的滋润与园林的静谧。接下来,“喜先生、于此盘旋。酒鎗花下,棋局鸥边。”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氛围,先生在花丛酒鎗间流连,在鸥鸟旁对弈,生活充满了乐趣与雅致。
“胜谢家池,裴家墅,米家船。”这一句通过列举历史上的名胜之地,如谢灵运的池塘、裴迪的别墅、米芾的船只,进一步强调了此处环境的美好与独特,暗示着这里有着与传统文人雅士相似的隐逸情怀和审美追求。
“客来薄醉,客去高眠。”描绘了一幅典型的隐居生活场景,客人来访时,主人以酒相待,直至微醺;客人离去后,则是主人独自享受宁静,或沉睡于梦乡,体现了隐士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想羲皇、欲往从焉。”表达了词人对远古先贤生活的向往,希望追随他们的脚步,过上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
“何须碌碌,更问尘缘。”则是对世俗生活的反叛,认为不必为了功名利禄而忙碌奔波,更不必纠缠于尘世的烦恼与束缚,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
最后,“羡上阳花,平阳第,洛阳田。”以具体的景物作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是上阳的花朵、平阳的府邸还是洛阳的田园,都是理想生活状态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人雅趣的传承,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