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宵星聚乐偏多,更喜文星照薜萝。
得句敲灯须痛饮,呼朋投辖且高歌。
还将月色留春色,共遣诗魔付酒魔。
伏枕主人非避客,不妨明夕再相过。
良宵星聚乐偏多,更喜文星照薜萝。
得句敲灯须痛饮,呼朋投辖且高歌。
还将月色留春色,共遣诗魔付酒魔。
伏枕主人非避客,不妨明夕再相过。
这首诗描绘了文人雅集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友情的温馨。首联“良宵星聚乐偏多,更喜文星照薜萝”开篇即点明了聚会的时间与地点,星光璀璨的夜晚,文人们聚集一堂,这样的场景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同时,“文星照薜萝”更是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文人的才华比作照亮山林的星光,形象而生动。
颔联“得句敲灯须痛饮,呼朋投辖且高歌”进一步描述了聚会中的热烈气氛。诗人说,每当有了好的诗句,便要举杯畅饮,与朋友一同高歌,这种豪放不羁的饮酒作乐,正是文人聚会的常态。这里的“投辖”典故出自《汉书》,原指汉高祖刘邦在宴会上,担心宾客离去,令其投辖于地,以示留客之意,这里借以表达对朋友的热情挽留。
颈联“还将月色留春色,共遣诗魔付酒魔”则展现了聚会中既浪漫又富有诗意的一面。诗人说,他们不仅留住了月色,也留住了春天的气息,通过诗歌与美酒,共同驱散了创作中的困扰(“诗魔”),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这既是对聚会快乐时光的赞美,也是对艺术与生活和谐交融的向往。
尾联“伏枕主人非避客,不妨明夕再相过”表达了主人虽因身体原因未能亲自接待客人,但并不妨碍他们再次相聚的心愿。这种虽有遗憾却充满期待的情感,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人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艺术气息的作品。
呜呼!仓颉莽千古,即生史籀亦尘土。
太学之东孔庙门,何得乾坤留石鼓。
奇珍岁久魂离魄,古文断落增艰涩。
野禽剥藓枯皮苍,山虫蚀土朽骨白。
日照犹看星斗移,雨来恐有龙蛇出。
当年此鼓流陈仓,骆驼欲载周文章。
贵如郜鼎宜在庙,祭酒却谓韩生狂。
后遭郑馀稍显异,宋家始能归大梁。
黄金填字石所丑,靖康离乱鼓北走。
埋没胡尘二百年,或落农家舂作臼。
文皇有意置成均,敕使鬼神永诃守。
我曾扪读慨夙怀,长揖宣尼洒杯酒。
周宣昔狩岐阳时,籀文烂漫天王辞。
石鼓隐见不可测,佛龛遗字争传奇。
大篆分流及蔡氏,作者日下江河毕。
峄山火迸秦王石,世间墨本空枣梨。
钟王亦似涉靡丽,忽瞻石鼓兴惭悲。
时乎通变圣不免,工正我吾皆其微。
但愿君王重吉甫,朝廷再树中兴碑。
《石鼓歌》【明·王叔承】呜呼!仓颉莽千古,即生史籀亦尘土。太学之东孔庙门,何得乾坤留石鼓。奇珍岁久魂离魄,古文断落增艰涩。野禽剥藓枯皮苍,山虫蚀土朽骨白。日照犹看星斗移,雨来恐有龙蛇出。当年此鼓流陈仓,骆驼欲载周文章。贵如郜鼎宜在庙,祭酒却谓韩生狂。后遭郑馀稍显异,宋家始能归大梁。黄金填字石所丑,靖康离乱鼓北走。埋没胡尘二百年,或落农家舂作臼。文皇有意置成均,敕使鬼神永诃守。我曾扪读慨夙怀,长揖宣尼洒杯酒。周宣昔狩岐阳时,籀文烂漫天王辞。石鼓隐见不可测,佛龛遗字争传奇。大篆分流及蔡氏,作者日下江河毕。峄山火迸秦王石,世间墨本空枣梨。钟王亦似涉靡丽,忽瞻石鼓兴惭悲。时乎通变圣不免,工正我吾皆其微。但愿君王重吉甫,朝廷再树中兴碑。
https://shici.929r.com/shici/tbA35.html
具区东南注,结灵在湖泖。
吴中六七相,阶也强哉矫。
弱冠抗高议,遂撄永嘉摽。
三年出理刑,再移秉文考。
以彼简贵资,著此循良表。
不闻厌摧颓,况乃怀险懆。
四十改司经,五十进宫保。
屹然砥中朝,癸丑迄丁卯。
主上自神武,元臣实凶狡。
畴避明旨责,奏对聊草草。
畴避蜚语中,模棱亦稍稍。
位祟势益危,局大心弥小。
定策裕景间,秉塞洞沉眇。
西北无宁塞,东南岁云扰。
密勿策遐荒,窾曲一何憭。
遗诏出袖间,四海涕漫浩。
一闻齐张吠,眷焉忆鲈茅。
进则建宏业,退乃洞微兆。
俯仰今昔间,端揆发深悄。
勿谓时世易,精诚以为宝。
《咏怀吴中先哲赠别受之孝廉七章·其一徐文贞阶》【明·何允泓】具区东南注,结灵在湖泖。吴中六七相,阶也强哉矫。弱冠抗高议,遂撄永嘉摽。三年出理刑,再移秉文考。以彼简贵资,著此循良表。不闻厌摧颓,况乃怀险懆。四十改司经,五十进宫保。屹然砥中朝,癸丑迄丁卯。主上自神武,元臣实凶狡。畴避明旨责,奏对聊草草。畴避蜚语中,模棱亦稍稍。位祟势益危,局大心弥小。定策裕景间,秉塞洞沉眇。西北无宁塞,东南岁云扰。密勿策遐荒,窾曲一何憭。遗诏出袖间,四海涕漫浩。一闻齐张吠,眷焉忆鲈茅。进则建宏业,退乃洞微兆。俯仰今昔间,端揆发深悄。勿谓时世易,精诚以为宝。
https://shici.929r.com/shici/wPEYL3Yzux.html
汉皇登嵩山,山中呼万岁。
山神不解谀,未免疑真伪。
明祖登兹山,山名与之符。
不知空山里,曾效嵩呼无。
于今山色青瞢瞢,万仞巨右千盘松。
真人所到即名胜,云气非复寻常同。
呜呼,三百年,明祚毕。崇祯十七外,止有福王一。
回首燕京万寿山,可怜龙驭徒萧瑟。
岂若兹山掩薜萝,千秋万岁总嵯峨。
太平草木多佳气,莫问前朝事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