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是羲和喜,阴是嫦娥妒。
暖是青帝来,凉是赤熛去。
灾是旄头出,祥是奎星聚。
雷是阿香嗔,涛是灵胥怒。
晴是羲和喜,阴是嫦娥妒。
暖是青帝来,凉是赤熛去。
灾是旄头出,祥是奎星聚。
雷是阿香嗔,涛是灵胥怒。
这首诗采用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比喻手法,将自然现象与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或事物联系起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感悟。全诗结构紧凑,每两句一组,形成鲜明的对比。
首先,“晴是羲和喜,阴是嫦娥妒”通过将晴天与太阳神羲和的喜悦相联系,将阴天与月亮女神嫦娥的情绪相连,展现了古人对于日月变化对人类情感影响的一种浪漫想象。
接着,“暖是青帝来,凉是赤熛去”则将温度的升降与宇宙秩序中的天帝之意志相挂钩,这里的“青帝”指的是北方、春季和生长的象征,而“赤熛”可能暗示了炎热或火焰,代表着夏季和旺盛的能量。
紧接着,“灾是旄头出,祥是奎星聚”则将自然界中的灾难与神话传说中不详之物相联系,而吉庆则与星象之美好相连。这里的“旄头”可能指的是恶兽或凶兆,“奎星”则代表了吉祥之意。
最后,“雷是阿香嗔,涛是灵胥怒”将自然界中的雷声与神话人物的情绪相联系,将水灾与神灵的愤怒相连。这里的“阿香”是一种神话生物,而“灵胥”则可能指的是掌管水泽的神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界深刻的情感和哲学思考。
被里鸳鸯春睡足,蛾眉补尖凝黛绿。
沉香亭下鹿眠花,倦倚东皇吹紫玉。
翠鬟亸香薰柘黄,左拍酥肩右按腔。
宫娃张板候节下,花奴缓舞随声扬。
流宫变羽都在口,纵横半借君王手。
就中一指忽差移,风惊别调凄凉久。
蜀江烟水接华清,并辔何如并笛情。
可怜一曲升平调,弄作鸾铃哀怨声。
东风荡入层崖里,溪上新添半篙水。
蘼芜酝暖绿初齐,杨柳眠寒柔未起。
粉墙红杏启雕甍,逢人误问沤波亭。
道场山下苏湾路,斜阳映醉登西陵。
旧游不忘年华改,桃李无情春十载。
诗社壶觞不再同,醉翁琴鹤今何在。
桑梓年年发故丘,老怀多病念并州。
暮云望断河阳树,旧雨独上元龙楼。
十年往事今如此,此后重来复何似。
惟有溪山对客閒,鸟啼花落将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