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巷无馀地,破庐常见天。
往来浑不觉,老去欲忘年。
世味閒中豁,冥怀澹处便。
浮云门境外,诗酒只陶然。
陋巷无馀地,破庐常见天。
往来浑不觉,老去欲忘年。
世味閒中豁,冥怀澹处便。
浮云门境外,诗酒只陶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独特见解与享受。首句“陋巷无馀地,破庐常见天”以朴素的语言勾勒出居住环境的简陋,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直接接触和欣赏。接下来的“往来浑不觉,老去欲忘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世味閒中豁,冥怀澹处便”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生活滋味的理解,认为在闲适中能获得心灵的开阔,在淡泊中找到内心的平静。最后,“浮云门境外,诗酒只陶然”将自然界的变幻比喻为门外的浮云,而诗人的心境则如同在诗酒中得到彻底的释放和满足,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生活艺术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自由追求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精神境界的重视和对物质生活淡泊的态度。
桂枝冬更好,浪蕊到今稀。
雅韵催吟笔,幽香傍舞衣。
月分千里影,风突百花围。
倚策山亭暮,寒鸦亦倦飞。
君不见水经品第天下水,康王谷中泉第一。
但知取水不取人,品第未容无得失。
又不见武昌山中清泠渊,名因人重逢苏仙。
至今人呼作菩萨,沦入异教非吾泉。
刺桐城中泮宫里,大成殿下新泉水。
不须更以品第论,混混源流自夫子。
诸生游泳芹藻间,日饮一瓢心慕颜。
聪明不数远公社,清白大胜卧龙山。
圣毓尼丘家阙里,泉脉胡为今在是。
周流天下皆美泉,浚井得之泉更美。
我来酌泉仍叩头,遐想洙泗三千游。
世间何处有此水,此州无愧名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