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风疏疏雨打篷,松风汤汤水赴洪。
道人闻尘扫未空,不如杜老前月聋。
山斋夜坐僧趺同,团蒲细软方炉烘。
灯花开落纵匆匆,我今无害斯无凶。
竹风疏疏雨打篷,松风汤汤水赴洪。
道人闻尘扫未空,不如杜老前月聋。
山斋夜坐僧趺同,团蒲细软方炉烘。
灯花开落纵匆匆,我今无害斯无凶。
这首宋诗《夜坐》是赵蕃所作,描绘了夜晚在山斋独坐的情景。首句“竹风疏疏雨打篷”以竹林中的微风和疏雨敲击竹篷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接着,“松风汤汤水赴洪”运用比喻,将松风吹过的声音比作流水奔腾,形象地表现出夜晚山间的宏大自然之声。
诗人通过“道人闻尘扫未空,不如杜老前月聋”两句,表达了对尘世烦恼的超脱态度,认为即使听到外界的喧嚣,也如杜甫般选择暂时失聪,以保持内心的清净。在山斋中,他与僧人一同盘腿而坐,享受着蒲团的柔软和炉火的温暖,这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灯花开落纵匆匆,我今无害斯无凶”,诗人以灯火的闪烁象征时间的流逝,尽管时光匆匆,但他的心境安然,不为外物所扰,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内心体验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静心修行的生活态度。
回阴翳朝日,薄寒履微霜。
绿池潜游鳞,飞鸟归林翔。
北风吹蕙帷,馨香发我堂。
揽衣下阶除,屣履独徬徨。
岂无芳草思,欲寄愁春阳。
忧来人莫知,悲愤结衷肠。
山韫玉含辉,川沉珠媚光。
所愿崇明德,别离何足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