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雄关外,栖迟数十秋。
登仙闻白鹤,揽胜逐清流。
石上松谁著,窗前画不收。
几朝游赏地,回想尚夷犹。
山海雄关外,栖迟数十秋。
登仙闻白鹤,揽胜逐清流。
石上松谁著,窗前画不收。
几朝游赏地,回想尚夷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者在山海雄关之外,度过数十个春秋的游历生活。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仙鹤之美的想象。
首句“山海雄关外”,点明了游者的地理位置,远离尘嚣,置身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之中。接着,“栖迟数十秋”则描述了游者在此地悠长的居住时光,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登仙闻白鹤,揽胜逐清流”两句,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将游者想象成能够与仙鹤共舞,追寻着清澈的水流,探索未知的胜景。这里不仅展现了游者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石上松谁著,窗前画不收”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石上的松树,似乎见证了岁月的更迭;而窗前的画作,虽未被收起,却仿佛凝固了时间,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最后,“几朝游赏地,回想尚夷犹”总结了整段旅程的感受。游者回忆起曾经游赏过的地点,心中仍留有淡淡的忧郁与不舍。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者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生活哲理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增江有怪石,形容类虎丘。
亦可坐千人,而多岩厓幽。
曲涧自天成,或云鬼斧修。
仰承千丈泉,惊湍变安流。
土人不好事,经年罕来游。
我行及暮春,风日妍且柔。
结伴得数子,大半高阳俦。
脱舄坐曲涧,杯盂任所投。
欲去忽复往,将沈还能浮。
徘徊若就人,想为知己留。
观者尽拍手,我意徒夷犹。
叹息下山去,空坡驱羊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