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嗷嘈叠鼓忙,春云轻覆飨军堂。
二星光动狐狸伏,六纛威腾貔虎良。
海孽向来如薙草,射夫无有不穿杨。
时平已卧边庭鼓,不废蒐田谨旧章。
高管嗷嘈叠鼓忙,春云轻覆飨军堂。
二星光动狐狸伏,六纛威腾貔虎良。
海孽向来如薙草,射夫无有不穿杨。
时平已卧边庭鼓,不废蒐田谨旧章。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军队在春季进行军事训练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军事氛围和历史韵味。
首句“高管嗷嘈叠鼓忙”描绘了军队中高官忙碌指挥,鼓声连绵不绝的景象,展现了军队的组织性和紧张气氛。接着,“春云轻覆飨军堂”则以轻柔的春云比喻军队的休息场所,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春季训练的时机选择。
“二星光动狐狸伏,六纛威腾貔虎良”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星光象征着士兵们的英勇和智慧,狐狸伏地则寓意敌人被震慑,不敢轻举妄动;六纛(古代军队的旗帜)和貔虎(猛兽)的意象,则展示了军队的强大和威严。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军队的战斗力和训练效果。
“海孽向来如薙草,射夫无有不穿杨”进一步强调了军队的训练成果和对敌人的威慑力。海孽比喻敌人,薙草意味着彻底清除,表明军队有能力消灭敌人;射夫指射手,穿杨则是箭术高超的表现,这里用来形容士兵们射击技术的精湛。
最后,“时平已卧边庭鼓,不废蒐田谨旧章”表达了即使在和平时期,军队也依然保持警惕,不忘训练的传统和纪律。边庭鼓象征着战争的警报,卧则表示军队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威胁。不废蒐田则强调了军队训练的持续性,谨旧章则体现了对传统军事制度的尊重和遵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古代军队在春季进行军事训练的壮丽景象,以及其在和平时期仍保持高度戒备和严格训练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