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方授室尔悬弧,一幅当年燕喜图。
脉脉回头成梦鹿,悠悠屈指数金乌。
黄云初捲收香粒,赪枣重蒸酿软酥。
幸有老夫霜鬓在,东皋遥劝倒村酤。
吾方授室尔悬弧,一幅当年燕喜图。
脉脉回头成梦鹿,悠悠屈指数金乌。
黄云初捲收香粒,赪枣重蒸酿软酥。
幸有老夫霜鬓在,东皋遥劝倒村酤。
这首诗是王夫之作于明末清初的,题为《侄敏五十(其二)》。诗人以侄子五十岁生日为背景,通过描绘家庭欢聚的场景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展现了浓厚的亲情和对时光的珍视。
首句“吾方授室尔悬弧”,意指我正为你举办婚礼,你开始独立生活,这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一幅当年燕喜图”比喻过去的欢乐时光如画卷般展开,充满了喜悦。
接下来,“脉脉回头成梦鹿,悠悠屈指数金乌”运用了象征手法,梦鹿代表美好的回忆,金乌则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岁月匆匆,转眼间侄子已届中年。
“黄云初捲收香粒,赪枣重蒸酿软酥”描绘了家庭烹饪的温馨画面,香粒可能是指米粒,赪枣可能是红枣,通过蒸煮的过程,展现出生活的甜蜜与和谐。
最后两句“幸有老夫霜鬓在,东皋遥劝倒村酤”,表达了诗人虽然自己年事已高,但仍然希望与家人共度欢乐时光,遥祝侄子饮酒作乐,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赞美了亲情,也寓含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峨峨尼山,蔽于鲁邦。笃生圣人,维民之纲。
尼山之下,有洙有泗。有蔚孔林,在泗之涘。
维彼圣人,教之诱之。凡厥有民,则而效之。
维彼圣人,覆之载之。凡厥有民,敬而爱之。
既诵其言,亦被其服。孰秣其马?于林之侧。
既诵其言,亦履其武。孰秣其马?于林之下。
六辔既同,周侯之东。荐之侑之,圣人之宫。
其音洋洋,其趋跄跄。其临皇皇,圣人允臧。
商氏图之,式昭其敬。载瞻载思,罔不由圣。
握手出南城,眷眷从此辞。
苍茫寒江色,日暮浮云滋。
大舟挟双橹,轻若驷马驰。
淳安众才彦,并迟得师资。
击鼓会高堂,帷帐春风吹。
执经列座下,质问无留疑。
平生五车书,少出胸中奇。
欻然听佳誉,庶用怿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