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关枕上爱哦诗,聊复销愁片子时。
老眼强眠终不梦,空肠暗响诉长饥。
翻来覆去体都痛,乍暗忽明灯为谁。
只道昼长无那著,夜长难奈不曾知。
非关枕上爱哦诗,聊复销愁片子时。
老眼强眠终不梦,空肠暗响诉长饥。
翻来覆去体都痛,乍暗忽明灯为谁。
只道昼长无那著,夜长难奈不曾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不寐四首·其二》,它描绘了一种夜不能寐的孤独与无奈。诗中的语言质朴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夜晚难以入睡状态的刻画,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忧郁和生活的艰辛。
首句“非关枕上爱哦诗”,表明不是因为枕边有人或物使诗人不能安寝,而是由于内心的忧虑。紧接着,“聊复销愁片子时”则揭示了诗人试图通过写作来排解自己的烦恼,尽管时间短暂,但这是他缓解心情的一种方式。
“老眼强眠终不梦”,这里的“老眼”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疲惫不堪和对睡眠的渴望,而“终不梦”则显示了即使勉强入睡,也无法得到片刻的安宁。紧随其后,“空肠暗响诉长饥”,通过对空腹作响声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身体上的饥饿和精神上的空虚。
“翻来覆去体都痛”表明诗人因为失眠而导致身体的疲劳与疼痛。“乍暗忽明灯为谁”则是一种无奈之感,夜晚的灯光似乎也无法带给他安慰,而是成为了他孤独的见证。
最后两句“只道昼长无那著,夜长难奈不曾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白天与夜晚长度的无常感受。白天虽然漫长,但至少有事情可以做,夜晚却因无法入睡而变得更加难以忍耐。
整首诗通过失眠这一现象,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在政治和生活压力下的精神状态,以及他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力感。
应历生周日,脩祠表汉年。
复兹秦岭上,更似霍山前。
昔赞神功启,今符圣祚延。
已题金简字,仍访玉堂仙。
睿祖光元始,曾孙体又玄。
言因六梦接,庆叶九龄传。
北阙心超矣,南山寿固然。
无由同拜庆,窃抃贺陶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