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章频得帝咨嗟,报国唯将直破邪。
身到西山书几达,官登南省鬓初华。
厨非寒食还无火,菊待重阳拟泛茶。
内翰好才兼好古,秋来应数到君家。
封章频得帝咨嗟,报国唯将直破邪。
身到西山书几达,官登南省鬓初华。
厨非寒食还无火,菊待重阳拟泛茶。
内翰好才兼好古,秋来应数到君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夤所作,名为《辇下赠屩田何员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活情境的叙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封章频得帝咨嗟,报国唯将直破邪。"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朝廷中频繁接到皇帝的诏书和命令,表现出国家大事需要忠诚和正直的人去处理和解决。这里的“封章”指的是官府传递的文书,而“帝咨嗟”则是皇帝发出的询问或命令。“报国”意味着为国家服务,“唯将直破邪”强调了直率和正义对于纠正错误和不公行为的重要性。
"身到西山书几达,官登南省鬓初华。" 这两句描绘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以及其官职生涯的进展。“西山”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山脉或地点,而“书几达”则表明诗人在那里写作或阅读,体现了其对文化和学问的追求。“官登南省鬓初华”说明诗人的仕途顺利,已经担任了一定级别的官职,在南方某省达到一定的声誉和地位。
"厨非寒食还无火,菊待重阳拟泛茶。"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家中的生活情景。“厨非寒食”意味着厨房中并没有冷藏的食物,而“还无火”则可能是因为季节尚温暖,无需烹饪热食。菊花常在秋天盛开,“待重阳拟泛茶”表达了诗人期待着菊花盛放之时,去品尝菊花茶的愿望。
"内翰好才兼好古,秋来应数到君家。"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称赞和邀请。“内翰”可能指的是宫中的文学侍从或具有文学才能的人,“好才”和“好古”表明诗人欣赏有才华并且尊重传统文化的人物。而“秋来应数到君家”则是对友人的邀请,希望在秋天这个季节,能够多次到访朋友的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生活情境的描写,以及对友人才华与品格的赞赏,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白头簪胜。尚依约梦华,东风吹醒。
故国春回,闲门人老,时事几番重省。
把酒可怜东望,到眼都无新咏。
暮云锁,又飞鸿天阔,竹梅深静。谁听。
花信转,消息江南,前度流红冷。
终岁怀人,兹辰芳草,一晌旧寒销凝。
待得倩莺烦燕,争奈有期无定。
愁未免,想芳菲掩抑,沧洲残影。